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口腔卫生高级职称(正高)易错易混考试试题(I0),更多口腔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口腔卫生高级职称(正高)易错易混考试试题(I0),更多口腔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腰痛的致病之本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肾虚 
  D. 脾虚 
  E. 血瘀 
 
2. [多选题]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有
  A. 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 
  B. 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压痛点,穿刺有脓液 
  C. 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D. 出现暂时性面瘫 
  E. 腮腺区扪及波动感 
 
3. [多选题]钟状期,造釉器分化为
  A. 外釉上皮 
  B. 内釉上皮 
  C. 星网状层 
  D. 中间细胞 
  E. 口腔上皮 
 
4. [多选题]年轻恒牙易患龋的原因有
  A. 硬组织薄 
  B. 矿化度低 
  C. 溶解度高 
  D. 渗透性强 
  E. 牙髓组织疏松 
 
5. [多选题]有关腮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全部由浆液腺泡组成,属纯浆液腺 
  B. 主要由浆液腺泡组成,属混合性腺 
  C. 在新生儿腮腺中可见少量黏液细胞 
  D. 主要由黏液腺泡组成 
  E. 为黏液腺 
 
6. [单选题]治疗湿热食积的主方是( )
  A. 保和丸 
  B. 枳实导滞丸 
  C. 大承气汤 
  D. 温脾汤 
  E. 麻子仁丸 
 
7. [多选题]不属于被覆黏膜的是
  A. 牙龈 
  B. 颊黏膜 
  C. 唇黏膜 
  D. 硬腭 
  E. 舌背黏膜 
 
8. [多选题]可引起阴道感染的是
  A. 曼氏迭宫绦虫 
  B. 短膜壳虫 
  C. 溶组织阿米巴 
  D. 毛滴虫 
  E. 长膜壳绦虫 
 
9. [多选题]以分泌浆液为主的腺体是
  A. 腮腺 
  B. 颌下腺 
  C. 舌下腺 
  D. 唇颊部黏膜下腺 
  E. 舌腭部黏膜下腺 
 
10. [多选题]可摘局部义齿的禁忌证
  A. 即刻义齿修复 
  B. 发音要求较高的患者 
  C. 需在修复缺牙时升高颌间距离 
  D. 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E. 伴牙槽骨缺损的牙列缺损者 
 
11. [多选题]可摘局部义齿热处理后发现基托中有气泡,制作过程中可能原因有
  A. 充胶时机过早 
  B. 粉液比例不当 
  C. 热处理升温过快 
  D. 装盒时石膏有倒凹 
  E. 充胶时压力不足 
 
12. [多选题]全冠永久粘固后松动、脱落,其主要原因
  A. 预备体轴壁聚合角过大 
  B. 咬合侧向力过大 
  C. 修复体不密合 
  D. 牙周病 
  E. 粘固失败 
 
13. [多选题]涎腺造影常用的造影剂有
  A. 4%碘化油 
  B. 2%碘毗拉舍 
  C. 60%泛影葡胺 
  D. 20%泛影葡胺 
  E. 1%亚甲蓝溶液 
 
14. [单选题]患者平素体弱多病,近日来出现心悸气短,劳累后加重,自汗,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结代。本病应辨证为( )
  A. 心气不足 
  B. 心阳不振 
  C. 心血不足 
  D. 心血瘀阻 
  E. 心阴不足 
 
15. [多选题]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变化为
  A. 肿瘤细胞包括导管内衬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B. 常见神经受侵 
  C. 肿瘤细胞排列成筛孔状 
  D. 肿瘤细胞体积小,核分裂象少见 
  E. 一般不侵犯神经 
 
16. [多选题]诊断闭经最有意义的有( )
  A. 女子12岁月经尚未来潮 
  B. 妊娠期无月经 
  C. 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 
  D. 月经来潮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 
  E. 月经来潮后又中断自身之月经周期3个周期以上未来潮者 
 
17. [单选题]月经提前,量少,质稠,颧赤唇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 )
  A. 实热 
  B. 虚热 
  C. 郁热 
  D. 瘀热 
  E. 湿热 
 
18. [多选题]进行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的意义在于
  A. 补充形态学检查的不足 
  B. 指导治疗 
  C. 发现新病种 
  D. 发现新的治疗药物 
  E. 判断预后 
 
19. [多选题]卡环按制作方法分为
  A. 铸造卡环 
  B. 弯制卡环 
  C. 回力卡环 
  D. 杆形卡环 
  E. 圆环形卡环 
 
20. [单选题]不同病人分别表现脱肛、眼睑下垂等病症,治疗时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此称为( )
  A. 因人制宜 
  B. 因地制宜 
  C. 辨病论治 
  D. 异病同治 
  E. 同病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