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针灸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试题在线模考(I1),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针灸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试题在线模考(I1),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内经》病机十九条中与"五脏"有关的是( )
  A. 诸胀腹大 
  B. 诸寒收引 
  C. 诸痉项强 
  D. 诸痛痒疮 
  E. 诸风掉弦 
 
2. [单选题]以下是内庭穴定位的是
  A. 在足背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B. 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C. 在足背第3、4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D. 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 
  E. 在足背,第2、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 
 
3. [单选题]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
  A. 知母 
  B. 杏仁 
  C. 决明子 
  D. 郁李仁 
  E. 火麻仁 
 
4. [单选题]某男,35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滑数。其病机是
  A. 热走肠间 
  B. 食积化热 
  C. 湿热下注 
  D. 痰热互结 
  E. 脾虚湿盛 
 
5. [多选题]下列药物中,有毒的药物是
  A. 全蝎 
  B. 蜈蚣 
  C. 僵蚕 
  D. 刺蒺藜 
  E. 罗布麻 
 
6. [单选题]不称为真脏脉的是
  A. 无胃之脉 
  B. 无根之脉 
  C. 无神之脉 
  D. 怪脉 
  E. 芤脉 
 
7. [单选题]真人养脏汤主治病症是
  A. 噤口痢 
  B. 湿热痢 
  C. 热毒痢 
  D. 久泻久痢 
  E. 五更泻 
 
8. [单选题]四神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草豆蔻 
  B. 白豆蔻 
  C. 肉豆蔻 
  D. 砂仁 
  E. 厚朴 
 
9. [单选题]鸡内金入汤剂,其最佳用法是
  A. 先煎 
  B. 研末冲服 
  C. 后下 
  D. 包煎 
  E. 另煎 
 
10. [单选题]与阴维脉相交会的经穴是
  A. 外关 
  B. 公孙 
  C. 内关 
  D. 通里 
  E. 光明 
 
11. [单选题]清燥救肺汤与桑杏汤中共有的药物为
  A. 桑叶 
  B. 甘草 
  C. 麦冬 
  D. 贝母 
  E. 人参 
 
12. [单选题]下列哪组穴位不适宜治疗虚证眩晕:
  A. 风池、行间 
  B. 气海、足三里 
  C. 脾俞、气海 
  D. 气海、百会 
  E. 脾俞、足三里 
 
13. [多选题]治疗咽喉肿痛除针灸治疗外,还可用
  A. 灯火灸 
  B. 耳针 
  C. 三棱针 
  D. 穴位注射 
  E. 皮肤针 
 
14. [单选题]应注意避开血管针刺的是( )
  A. 列缺 
  B. 合谷 
  C. 血海 
  D. 太渊 
  E. 鱼际 
 
15. [多选题]湿热蕴结型痤疮,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 血海 
  B. 三阴交 
  C. 阴陵泉 
  D. 风门 
  E. 少商 
 
16. [单选题]患者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温喜按,饥饿或劳累后加剧,得食或休息后痛减,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最佳治法为
  A. 温运脾阳、缓急止痛,以足阳明、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B. 通调肠胃、行气导滞,以足阳明、足太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 
  C. 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以足太阴、足阳明及任脉穴为主 
  D.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足阳明、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E. 清热导滞,行气止痛,以足厥阴、足阳明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17. [单选题]治疗行痹取血海、膈俞的目的是( )
  A. 调合营卫 
  B. 清血分热 
  C. 活血养血 
  D. 振奋阳气 
  E. 祛风解表 
 
18. [多选题]《灵枢·百病始生》中所阐发的外感病发病机理有
  A.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B.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C. 两实相逢,众人肉坚 
  D. 猝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 
  E. 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19. [多选题]能使皮肤起泡的药物是
  A. 大蒜 
  B. 白芥子 
  C. 川贝 
  D. 斑蝥 
  E. 栀子 
 
20. [单选题]针刺印堂穴宜采取的进针法是( )
  A. 提捏进针 
  B. 夹持进针 
  C. 舒张进针 
  D. 指切进针 
  E. 单手进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