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结核病副高冲刺密卷共用题干题正确答案(K9),更多结核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结核病副高冲刺密卷共用题干题正确答案(K9),更多结核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以下哪种初治肺结核需要个体化治疗
  A. 对抗结核药物PAS过敏 
  B. 对SM过敏 
  C. 肝硬化 
  D. 肺结核咯血 
  E. 肺结核合并军团菌肺炎 
 
2. [单选题]咯血的病变部位在(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3. [多选题]侵袭性曲霉病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
  A. 后期为新月体征 
  B. X线阴影的易变形 
  C. 胸部CT早期为晕轮征 
  D. 肺实变体征 
  E. X线胸片以胸膜为基底的多发楔形阴影 
 
4. [多选题]肝藏血的生理功能包括( )
  A. 贮藏血液 
  B. 调节血量 
  C. 防止出血 
  D. 生成血液 
  E. 推行血液 
 
5. [多选题]胸腔积液造成的呼吸困难与哪项有关
  A. 患侧膈肌受压 
  B. 运动 
  C. 胸廓顺应性下降 
  D. 咳嗽 
  E. 纵隔移位 
 
6. [多选题]原发综合征肺内结核病灶包括
  A. 原发病灶 
  B. 淋巴管炎 
  C. 肺门淋巴结炎 
  D. 支气管淋巴结炎 
  E. 纵膈淋巴结炎 
 
7. [多选题]SARS在治疗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A. 给予足够的蛋白质 
  B. 器官功能的支持治疗 
  C. 多饮水及少量进食 
  D.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E. SARS的并发症 
 
8. [多选题]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
  A. 肝、肾、脾 
  B. 肝、脾 
  C. 脾、胃 
  D. 脾、肾 
  E. 大、小肠 
 
9. [多选题]咳嗽的治疗除了治疗肺脏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调理的脏腑有( )
  A. 肝 
  B. 心 
  C. 脾 
  D. 肾 
  E. 胃 
 
10. [单选题]柯赫(Koch)现象是指
  A. 机体再次感染结核菌反应剧烈 
  B. 机体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步感染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 
  C. 机体再次感染结核菌全身反应强烈 
  D. 机体再次感染与初步感染结核菌反应一样 
  E. 机体感染结核菌出现发热反应 
 
11. [单选题]下列哪型肺结核最易导致肺心病
  A. 原发型肺结核 
  B. 血性播散型肺结核 
  C. 浸润型肺结核 
  D.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E. 结核性胸膜炎 
 
12. [多选题]下列表现中,提示中风阳闭的有( )
  A. 躁扰不安 
  B. 痰浊壅盛 
  C. 二便自遗 
  D. 面赤身热 
  E. 舌苔黄腻 
 
13. [多选题]采用骨性标志取穴法的穴位有( )
  A. 阳陵泉 
  B. 廉泉 
  C. 下关 
  D. 内关 
  E. 攒竹 
 
14. [单选题]上实下虚之咳喘证的主方是( )
  A. 二陈汤 
  B. 定喘汤 
  C. 苏子降气汤 
  D. 麻黄汤 
  E. 贝母瓜萎散 
 
15. [单选题]全球处于结核病的“紧急状态”,重要原因之一是
  A. 全球1/2人感染了结核菌 
  B. 全球1/3人感染了结核菌 
  C. 全球1/4人感染了结核菌 
  D. 全球1/5人感染了结核菌 
  E. 全球1/6人感染了结核菌 
 
16. [多选题]抗生素治疗72小时后症状无改善,主要原因可能为
  A. 细菌耐药,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 
  B. 特殊病原体感染 
  C. 药物热 
  D. 出现并发症 
  E. 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 
 
17.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原体易引起肺组织的坏死及空洞
  A. 冠状病毒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肺炎克雷白杆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支原体 
 
18. [单选题]原发性肺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 肺炎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真菌 
  D. 链球菌 
  E. 厌氧菌 
 
19. [单选题]肺结核咯血输血的原则是
  A. 肺结核咯血不能输血 
  B. 少咯少输血,大咯大输血 
  C. 咯血超过300ml就需输血 
  D. 咯血量过多时需要输血 
  E. 年轻人咯血不必输血 
 
20. [单选题]SARS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 飞沫传播 
  B. 接触传播 
  C. 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传播 
  D. 消化道排泄物传播 
  E. 损伤皮肤受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