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免费模拟考试试题(J2),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免费模拟考试试题(J2),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旋覆代赭汤中的君药是
  A. 旋覆花 
  B. 代赭石 
  C. 人参 
  D. 半夏 
  E. 生姜 
 
2. [单选题]患者下利不止,滑脱不禁,脓血便,色泽晦暗,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当用
  A. 四逆散 
  B. 白通汤 
  C. 桃花汤 
  D. 理中汤 
  E. 白头翁汤 
 
3. [单选题]急性乳腺炎形成脓肿后,主要治疗措施为( )。
  A. 抗生素治疗 
  B. 热敷 
  C. 切开引流 
  D. 理疗 
  E. 局部抽脓 
 
4. [单选题]HBV现症感染者下列指标提示传染性强的是( )。
  A. HBsAg 
  B. 抗-HBs 
  C. HBeAg 
  D. 抗HBe 
  E. 抗HBc 
 
5. [单选题]健胃消食药的服药时间是
  A. 饭前服 
  B. 饭后服 
  C. 多次分服 
  D. 空腹时服 
  E. 腹痛时服 
 
6. [单选题]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都需要( )。
  A. 非手术疗法 
  B. 手术治疗 
  C. 中医中药治疗 
  D. 胃管抽吸 
  E. 胃大部切除术 
 
7. [单选题]黄龙汤主治证的病因病机是
  A. 阳明腑实,气阴不足 
  B.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 
  C. 阳明腑实,津液不足 
  D. 热结里实,气阴不足 
  E. 热结里实,津液不足 
 
8. [单选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取栓后,仍需要给以抗凝、祛聚疗法治疗的期限是( )。
  A. 3天 
  B. 7天 
  C. 2周 
  D. 1个月 
  E. 2个月 
 
9.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急性肾衰少尿期。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头痛,头晕,软瘫,心律不齐,心动过缓,腹胀。应考虑为
  A. 高血钾症 
  B. 低血钾症 
  C. 水中毒 
  D. 酸中毒 
  E. 尿毒症 
 
10. [单选题]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作用,这种特性称为
  A. 安全性 
  B. 有效性 
  C. 耐受性 
  D. 选择性 
  E. 敏感性 
 
11. [单选题]稽留热常见于
  A. 败血症 
  B. 肾盂肾炎 
  C. 肺结核 
  D. 伤寒 
  E. 胸膜炎 
 
12. [单选题]患者,女,20岁。经期先后不定,经前乳房胀痛,经期小腹痛,性情急躁,舌苔薄黄,脉弦。首选药物是
  A. 疏肝理气药 
  B. 活血止痛药 
  C. 温阳滋阴药 
  D. 补血滋阴药 
  E. 温脾和胃药 
 
13. [单选题]舌绛少苔或无苔者的主病是
  A. 表热证 
  B. 实热证 
  C. 脏腑炽热 
  D. 温病热入营血 
  E. 久病阴虚火旺 
 
14. [单选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是
  A. 希波克拉底 
  B. 迈蒙尼提斯 
  C. 南丁格尔 
  D. 胡弗兰德 
  E. 盖伦 
 
15. [单选题]补中益气汤的组方配伍特点主要是( )。
  A. 补气与健脾配用 
  B. 补气与养血配用 
  C. 补气与燥湿配用 
  D. 补气与升提配用 
  E. 补气与理气配用 
 
16.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17. [单选题]诊疗道德最优化原则的正确表述是
  A. 痛苦小、耗费多、疗效好、安全无损 
  B. 痛苦最小、耗费最少、疗效最佳、安全无害 
  C. 无痛苦、耗费少、疗效确定、相对安全 
  D. 应尊重病人的自我利益 
  E. 应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利 
 
18. [单选题]白虎汤中配伍粳米、炙甘草的主要用意是
  A. 健脾益气 
  B. 健脾止泻 
  C. 益气和中 
  D. 益胃生津 
  E. 调和药性 
 
19. [单选题]女,35岁,慢性腹泻4年,大便每天4~5次,常带少量脓血,大便培养阴性。纤维结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少数散在浅溃疡。首选治疗药物是?( )
  A. 偶氮磺胺吡啶 
  B. 氟哌酸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D. 甲硝唑保留灌肠 
  E. 乳酸杆菌制剂 
 
20. [单选题]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属
  A. 痰湿证 
  B. 湿热证 
  C. 阴虚证 
  D. 燥热津伤证 
  E. 瘀血内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