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执业医师考试宝典中西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题(J4),更多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咳嗽带有鸡呜样吼声常见于
  A. 肺结核 
  B. 极度虚弱患者 
  C. 肺癌 
  D. 声带炎 
  E. 百日咳 
 
2. [单选题]SARS-CoV不常侵染的细胞是
  A. 支气管上皮细胞 
  B. 肺泡上皮细胞 
  C. 血管内皮细胞 
  D. 巨噬细胞 
  E. 神经元细胞 
 
3. [单选题]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并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临床教学基地的是
  A. 中药技术人才 
  B. 中医从业人员 
  C. 中医医疗机构 
  D. 中医药教育机构 
  E. 中医药科研机构 
 
4. [单选题]大出血后出现气短,心悸,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诊断为( )
  A. 气血两虚 
  B. 气虚失血 
  C. 气随血脱 
  D. 气虚下陷 
  E. 阴虚阳亢 
 
5. [单选题]患者,女,22岁。停经47天,不规则阴道出血伴下腹隐痛5天,查血hCG:2641IU/L,B超提示左卵巢旁包块4.2cm×3.3cm,诊刮宫内未见绒毛,应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 注射甲氨蝶呤 
  B. 腹腔镜手术 
  C. 口服宫外孕Ⅱ号方 
  D. 口服米非司酮 
  E. 期待疗法 
 
6. [单选题]某男,78岁,久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游移不定,属( )
  A. 实热证 
  B. 虚热证 
  C. 实寒证 
  D. 虚寒证 
  E. 戴阳证 
 
7. [单选题]下列各项,适于采取"补法"的是
  A. 蜂窝织炎中期,热毒炽盛 
  B. 初期肿疡 
  C. 溃疡后期,疮口难敛 
  D. 蜂窝织炎已成脓 
  E. 溃疡早期 
 
8. [单选题]治疗慢性胃炎胃阴不足证,应首选
  A. 化肝煎 
  B. 良附丸 
  C. 保和丸 
  D. 失笑散 
  E. 益胃汤 
 
9. [单选题]关于腹外疝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滑疝多见于左侧 
  B. 滑疝也属难复性疝 
  C. 疝内容物以大网膜最多见 
  D. 直疝多见于中年肥胖者 
  E. 儿童的嵌顿疝易发生绞窄 
 
10. [单选题]具有退虚热、解毒疗疮功效,治阴虚外感证的药物是( )
  A. 胡黄连 
  B. 地骨皮 
  C. 青蒿 
  D. 连翘 
  E. 白薇 
 
11. [单选题]关于高危妊娠的产科处理,以下哪项正确
  A. 应静脉点滴多种氨基酸增加营养 
  B. 应绝对卧床休息,预防早产 
  C. 应持续吸氧,预防胎儿窘迫 
  D. 一经确诊,应及时终止妊娠 
  E. 终止妊娠的方法以剖宫产为宜 
 
12. [单选题]对医疗事故所作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当事人申请再次鉴定的时限应是( )
  A. 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30日后 
  B. 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后 
  C. 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后 
  D. 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 
  E. 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0日内 
 
13. [单选题]针灸治疗厥阴头痛在主穴的基础上配
  A. 曲池、合谷、内关 
  B. 印堂、攒竹、合谷、内庭 
  C. 天柱、后溪、申脉 
  D. 四神聪、太冲、内关 
  E. 率谷、外关、足临泣 
 
14. [单选题]患者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乏力,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舌质红,苔薄,脉细数无力。其中医治法是( )
  A. 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B. 益气温阳,滋阴通脉 
  C. 清热解毒,宁心安神 
  D. 解毒化湿,宁心安神 
  E. 清热解表,养血宁心 
 
15. [单选题]膀胱有热、小便频数者忌用的是
  A. 山茱萸 
  B. 金樱子 
  C. 海螵蛸 
  D. 桑螵蛸 
  E. 莲子 
 
16. [单选题]指下如轻刀刮竹状艰涩不畅的脉象是
  A. 涩脉 
  B. 大脉 
  C. 紧脉 
  D. 滑脉 
  E. 长脉 
 
17. [单选题]典型症状为排尿突然中断,并感疼痛,可放射至阴茎头部和远端尿道,改变体位后可缓解的疾病是
  A. 尿道结石  
  B. 膀胱结石  
  C. 胆囊结石  
  D. 睾丸炎  
  E. 附睾炎  
 
18. [单选题]人参具有的功效是( )
  A. 润肺止咳 
  B. 安神增智 
  C. 养血益阴 
  D. 止汗安胎 
  E. 托毒生肌 
 
19. [单选题]生地黄的性味是
  A. 辛苦寒 
  B. 苦淡寒 
  C. 酸苦寒 
  D. 咸苦寒 
  E. 甘苦寒 
 
20. [单选题]患者,女,36岁。头身疼痛,发热恶风,出汗,口渴咽干,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数。治疗应选
  A. 祛风湿热药 
  B. 利水渗湿药 
  C. 清热燥湿药 
  D. 发散风寒药 
  E. 发散风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