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外科医学中级资格考试模拟练习题(E7),更多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调胃承气汤证见“蒸蒸发热”的机理是
A. 湿热蕴蒸
B. 郁热上达
C. 上焦热盛
D. 里热外蒸
E. 燥结外发
2. [单选题]吴茱萸汤证的主要头痛部位在
A. 前额
B. 巅顶
C. 枕部
D. 头侧
E. 整个头部
3. [单选题]下列哪组是均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
A. 桑叶、薄荷
B. 柴胡、葛根
C. 牛黄、熊胆
D. 荆芥、防风
E. 紫花地丁、野菊花
4. [单选题]患者,女,20岁,未婚。其自幼右乳头内陷,2年前开始右乳头有粉渣样分泌物排出,乳头内侧乳晕边缘处反复出现肿块溃破流脓,至今已发作5次,创面脓水淋沥,红肿疼痛,难以收口。查体见患处局部僵肿结块,有脂质样物流出,周围皮肤潮湿,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其中医诊断及方药应为
A. 乳癖,二仙汤加减
B. 乳漏,银花甘草汤加减
C. 粉刺性乳痈,托里消毒散加减
D. 粉刺性乳痈,柴胡疏肝散加减
E. 乳痨,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汤加减
5. [单选题]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此症是
A. 邪犯肌表
B. 外邪入里
C. 邪在半表半里
D. 邪犯肠胃
E. 邪犯肺卫
6. [单选题]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
A. 疾病性质和病人年龄
B. 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质
C. 疾病病程和病人的经济状况
D. 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情绪反应
E. 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7. [单选题]有关消毒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微波消毒属高效消毒法
B. 异丙醇属中效消毒法
C. 通风换气属低效消毒法
D. 高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E. 病原体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
8.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的功用是
A. 清暑益气,和胃止呕
B.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C.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D.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E. 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9. [单选题]患者常具有雄心壮志、争强好胜、办事过分认真、容易激动和烦恼
A. 消化性溃疡
B. 原发性高血压
C. 偏头痛
D. 支气管哮喘
E. 恶性肿瘤
10. [单选题]蛇伤急救中,最早的治疗方法是( )
A. 早期结扎
B. 冲洗
C. 烧灼
D. 服蛇伤药
E. 扩创
11. [单选题]低血钾影响神经,肌肉系统时,最突出的部位是
A. 呼吸肌
B. 腹肌
C. 四肢肌
D. 膈肌
E. 背部肌
12. [单选题]以下哪些人群不易患乳癖?( )
A. 社会经济地位高
B. 学历高
C. 月经初潮早、低产
D. 多产,正常哺乳
E. 初次怀孕年龄大,绝经迟
13. [单选题]哪些部门参与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A. 卫生部医政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主管部门
C.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 卫生部医政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4. [单选题]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A. 患肢沉重、麻木、痠痛,小腿抽痛,间歇性跛行,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局部皮肤苍白,触之冰凉,严重者趾(指)节脱落
B. 好发于双手,两侧对称,寒冷或情绪刺激可使手指突然变冷,皮肤苍白,脉搏正常,可有皮肤硬化,很少发生坏疽
C. 多见于老年人,双下肢同时发病,指(趾)疼痛,胆固醇增高,有高血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并发症
D. 患者消渴病多年,空腹血糖增高,尿糖阳性,下肢有湿性坏疽,范围大,蔓延迅速
E.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多有长期卧床、分娩或手术史,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
15. [单选题]容易引起气血不通的邪气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16. [单选题]以下所列项目不属青色主病范围者为
A. 痛证
B. 惊风
C. 寒证
D. 瘀血
E. 水饮
17. [单选题]不属于医学道德评价客观标准的是
A.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缓解
B.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病人的健康与长寿
C.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D.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E.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医院的经济创收和发展
18. [单选题]一中年男性背部生疖未愈,继而四肢、腰背等处肌肉疼痛,局部漫肿微热,皮色不红,伴寒战高热、口渴、头痛,宜诊断为( )
A. 暑疖
B. 疖病
C. 痈
D. 流注
E. 流痰
19. [单选题]贝母瓜蒌散的功用是
A. 清热平肝,涤痰息风
B. 清肺化痰,散结排脓
C. 止咳化痰,疏风宣肺
D. 燥湿化痰,平肝息风
E. 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20. [单选题]用海藻治疗瘿瘤的记载见于:
A. 《霉疮秘录》
B. 《刘涓子鬼遗方》
C. 《千金方》
D. 《肘后备急方》
E. 《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