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医学技术(师)卫生初级资格2024冲刺密卷答案(F1),更多口腔医学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基托蜡的主要成分包括( )。
  A. 人工合成蜡 
  B. 石蜡和蜂蜡 
  C. 川蜡 
  D. 蜂蜡 
  E. 棕榈蜡 
 
2. [单选题]牙冠的斜面是指
  A. 组成嵴的各个面 
  B. 组成牙尖的各个面 
  C. 构成轴嵴的各个面 
  D. 构成边缘嵴的各个面 
  E. 牙冠上斜形的面 
 
3. [单选题]真空搅拌机主要用于( )。
  A. 揽拌包埋料 
  B. 搅拌石膏材料 
  C. 搅拌琼脂 
  D. 在搅拌石膏及包埋料同时将搅拌物中空气抽出,以减少气泡 
  E. 搅拌瓷粉 
 
4. [单选题]在牙体纵剖面观察到的组织中,呈半透明的白色、高度钙化的组织
  A. 牙髓 
  B. 牙本质 
  C. 牙骨质 
  D. 牙釉质 
  E. 以上都不是 
 
5. [单选题]下述牙科铸造特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满足任何形式修复体的要求 
  B. 可以铸造出复杂的形态 
  C. 铸件的精度高 
  D. 不能加工高硬度、高熔点及高弹性的金属 
  E. 与传统的锤造术相比,工作效率高 
 
6. [单选题]在临床中可作为复制模型的印模材料是( )。
  A. 印模石膏 
  B. 琼脂印模材料 
  C. 硅橡胶印模材料 
  D. 印模膏 
  E. 藻酸盐印模材料 
 
7. [单选题]男,25岁,牙列缺损取印模。当藻酸钠印模糊剂与硫酸钙调和后1min内凝固。若想减缓其凝固程度,需加入
  A. 硼砂 
  B. 藻酸钠 
  C. 碳酸钠 
  D. 氧化锌 
  E. 滑石粉 
 
8. [单选题]杆附着体的杆应位于( )。
  A. 牙槽嵴顶上方 
  B. 牙槽嵴顶唇侧 
  C. 牙槽嵴顶颊侧 
  D. 不与牙槽嵴顶保持平行关系 
  E. 紧贴牙槽嵴黏膜 
 
9. [单选题]患者诉右下后牙食物嵌塞,临床:右下78间食物嵌塞,8正位且无对颌牙,请分析最可能是下列哪项原因?( )
  A. 外溢道消失 
  B. 对颌牙的牙尖过于高陡 
  C. 两牙边缘嵴高度不一致 
  D. 牙间乳头退缩 
 
10. [单选题]烫盒去蜡之前通常将型盒置于热水之中,水温为
  A. 50℃以上 
  B. 60℃以上 
  C. 70℃以上 
  D. 80℃以上 
  E. 40℃以上 
 
11. [单选题]热凝塑料粉液混合后正常的变化过程是
  A. 粥状期-湿沙期-丝状期-面团期-橡皮期 
  B. 湿沙期-粥状期-丝状期-面团期-橡皮期 
  C. 丝状期-面团期-橡皮期-湿沙期-粥状期 
  D. 面团期-橡皮期-湿沙期-粥状期-丝状期 
  E. 丝状期-湿沙期-粥状期-面团期-橡皮期 
 
12. [单选题]石膏模型完全凝固的时间( )。
  A. 1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18小时 
  E. 24小时 
 
13. [单选题]相对的颊黏膜上有腮腺导管口的牙是( )。
  A. 下颌第一磨牙 
  B. 上颌第一磨牙 
  C. 上颌第三磨牙 
  D. 上颌第二磨牙 
  E. 上颌中切牙 
 
14. [单选题]下颌中切牙唇舌向双根管者约为
  A. 5% 
  B. 20% 
  C. 40% 
  D. so% 
  E. 80% 
 
15. [单选题]高频离心铸造机主要用于( )。
  A. 钛合金铸造 
  B. 高熔合金铸造 
  C. 金合金铸造 
  D. 钴铬合金铸造 
  E. 中熔合金铸造 
 
16. [单选题]利用激光束作为热源的焊接方法是
  A. 气电焊接 
  B. 激光焊接 
  C. 电渣焊接 
  D. 电阻钎焊 
  E. 超声波焊接 
 
17. [单选题]采用冠内附着体的基牙垂直高度应( )。
  A. >3mm 
  B. >4mm 
  C. >5mm 
  D. >6mm 
  E. >7mm 
 
18. [单选题]自凝造牙树脂材料( )。
  A. 牙托水中含BPO(引发剂) 
  B. 牙托水中不含胺(促进剂) 
  C. 牙托水中含有胺和BPO 
  D. 牙托水中含有胺 
  E. 牙托粉中含有胺 
 
19. [单选题]用硅橡胶类即模材料取模可能引起脱模的原因是
  A. 托盘选择不合适 
  B. 未使用托盘粘结剂 
  C. 脱模时用力过大 
  D. 印模材在口内停留时间不够 
  E. 以上均是 
 
20. [单选题]仅表现为移植物血管栓塞的移植排斥反应是
  A. 超急性排斥反应 
  B. 加急性排斥反应 
  C. 急性细胞排斥反应 
  D. 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E. 慢性排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