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肛肠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历年真题下载(F1),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肛肠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历年真题下载(F1),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治疗噤口痢,应选用的药物是
  A. 远志 
  B. 苏合香 
  C. 石菖蒲 
  D. 冰片 
  E. 麝香 
 
2. [单选题]据《素问·标本病传论》的内容,“病发不足”时的治疗,应当是
  A. 标本同治 
  B. 本而标之 
  C. 标而本之 
  D. 先治其本 
  E. 治标即可 
 
3. [单选题]直肠指诊可扪到下列一些常见病,但除外
  A. 痔 
  B. 肛瘘 
  C. 直肠息肉 
  D. 直肠癌 
  E. 乙状结肠癌 
 
4. [单选题]蒲黄的药用部位是
  A. 花粉 
  B. 菌核 
  C. 孢子 
  D. 花蕾 
  E. 根 
 
5. [单选题]某男,72岁。久病体弱,平素不耐风寒。近半月来汗出恶风,动则益甚,肢体倦怠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据此判断是何气的功能失常。
  A. 元气 
  B. 宗气 
  C. 卫气 
  D. 脾气 
  E. 肺气 
 
6. [单选题]下列可引起血清钾增高的是
  A. 严重腹泻 
  B. 代谢性碱中毒 
  C. 急性肾衰竭 
  D.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7. [单选题]胸痹轻证见症为
  A. 胸痹缓急 
  B.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C.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 
  D. 胸中气塞,短气 
  E. 胸背痛,喘息咳唾,短气 
 
8. [单选题]除哪项外,均为栀子的主治证
  A. 热病烦闷 
  B. 湿热黄疸 
  C. 肠燥便秘 
  D. 胃热吐衄 
  E. 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9. [多选题]属于桂枝汤的适用证是( )
  A. 营卫不和自汗者 
  B. 太阳中风 
  C. 体虚外感 
  D. 峻汗后不差者 
  E. 外证未解,脉浮弱者 
 
10. [多选题]能治疗暑湿的药物是
  A. 滑石 
  B. 白扁豆 
  C. 藿香 
  D. 香薷 
  E. 青蒿 
 
11. [多选题]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的养生方法是( )
  A.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B. 使志若伏若匿 
  C.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D. 披发缓形,广步于庭 
  E. 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12. [多选题]使用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考虑的配伍方法是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杀 
  E. 相反 
 
13.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形容夏天脉象的生理变化有
  A. 浮 
  B. 洪 
  C. 泛泛乎万物有余 
  D. 在肤 
  E. 矩 
 
14. [单选题]善利水渗湿,又泄肾与膀胱之热的药物是
  A. 猪苓 
  B. 知母 
  C. 黄柏 
  D. 泽泻 
  E. 木通 
 
15. [单选题]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A.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B. 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C.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E.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16. [多选题]常用治鼻塞鼻渊的药物是
  A. 辛夷 
  B. 白芷 
  C. 苍耳子 
  D. 细辛 
  E. 升麻 
 
17.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的“天癸”,其合理解释是
  A. 月经 
  B. 肾中能促进生长发育的物质 
  C. 精子、卵子 
  D. 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的物质 
  E. 生长激素 
 
18. [单选题]久泻不愈,大便稀薄,带有粘液白胨,腹中隐痛,喜暖喜按,食少腹胀,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辨证论治方选
  A. 芍药汤 
  B. 真人养脏汤 
  C. 连理汤 
  D. 理中汤合胃苓汤 
  E. 驻车丸 
 
19. [多选题]下列哪些方剂可用于治疗寒疝( )
  A. 厚朴七物汤 
  B. 当归生姜羊肉汤 
  C. 大柴胡汤 
  D. 大乌头煎 
  E. 乌头桂枝汤 
 
20. [多选题]以下哪些药组成越婢汤( )
  A. 麻黄、石膏 
  B. 麻黄、桂枝 
  C. 生姜、大枣、甘草 
  D. 防己、茯苓 
  E. 泽泻、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