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2024冲刺密卷部分答案(P7),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2024冲刺密卷部分答案(P7),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患者,女,26岁。产后20天,乳房胀痛,乳漏不止,要求回乳,首选药物是
  A. 炒麦芽 
  B. 炒谷芽 
  C. 炒神曲 
  D. 炒山楂 
  E. 炒槟榔 
 
2. [单选题]"魄门亦为五脏使"中"魄门"指的是
  A. 口 
  B. 鼻 
  C. 汗孔 
  D. 肛门 
  E. 眼睛 
 
3. [单选题]"五更泄"属于
  A. 大肠湿热 
  B. 脾气亏虚 
  C. 肝郁犯脾 
  D. 肾虚命门火衰 
  E. 伤食 
 
4. [单选题]"医家五戒十要"的作者是
  A. 李时珍 
  B. 张杲 
  C. 叶天士 
  D. 陈实功 
  E. 孙思邈 
 
5. [单选题]医德评价应坚持依据的辩证统一是指
  A. 动机与目的、效果与手段的统一 
  B. 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C. 动机与手段、目的与效果的统一 
  D. 目的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 目的与动机、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6. [单选题]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
  A. 麻黄、杏仁、芍药、干姜、桔梗、橘皮、炙甘草 
  B. 麻黄、杏仁、葛根、桂枝、茯苓、大枣、炙甘草 
  C. 桂枝、麻黄、芍药、干姜、五味子、半夏、细辛、炙甘草 
  D. 桂枝、葛根、麻黄、生姜、桔梗、大枣、炙甘草 
  E. 桂枝、芍药、麻黄、葛根、五味子、生姜、人参、半夏 
 
7. [单选题]下列何方需用“清浆水”煎煮?
  A. 栀子干姜汤 
  B. 枳实栀子豉汤 
  C. 栀子厚朴汤 
  D. 栀子甘草豉汤 
  E. 竹叶石膏汤 
 
8. [单选题]柴胡、葛根、升麻都具有的功效是( )。
  A. 发表、升阳 
  B. 发表、透疹 
  C. 发表、利咽 
  D. 发表、解毒 
  E. 发表、止咳 
 
9. [单选题]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由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组成的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 
  B. 由淋巴管内皮细胞增生或淋巴管扩张而成 
  C. 多数在幼年时期出现 
  D. 分为3种类型:毛细管型、海绵状型和囊肿型 
  E. 毛细管型最多见 
 
10. [单选题]在《金匮要略》中,仲景论治虚劳重视哪些脏腑
  A. 心肝 
  B. 脾肾 
  C. 肺胃 
  D. 肝脾 
  E. 肝肾 
 
11. [单选题]白虎加人参汤证的病位是
  A. 心、肺 
  B. 肺、胃 
  C. 心、胃 
  D. 肺、肾 
  E. 心、肾 
 
12. [单选题]男性,26岁,患伤寒,体温在39~40℃以上持续了5天,且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l℃,考虑其热型为( )。
  A. 稽留热 
  B. 间歇热 
  C. 波状热 
  D. 弛张热 
  E. 回归热 
 
13. [单选题]法律责任是指
  A. 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所给予的惩罚措施 
  B. 违法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C. 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 
  D. 违反民事法规的行为 
  E. 违反刑事法规的行为 
 
14.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厚朴功效的是
  A. 行气 
  B. 活血 
  C. 燥湿 
  D. 消积 
  E. 平喘 
 
15. [单选题]专治脾肺气虚的药组是
  A. 鹿茸、紫河车、淫羊藿 
  B. 党参、黄芪、太子参 
  C.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 
  D. 当归、牡丹皮、白芍 
  E. 杜仲、续断、仙茅 
 
16. [单选题]急性乳房炎多发在产后( )。
  A. 1~2周 
  B. 3~4周 
  C. 5~6周 
  D. 6~7周 
  E. 8~9周 
 
17. [单选题]竹叶石膏汤原方中麦冬与半夏的用量比例是
  A. 5:1 
  B. 4:1 
  C. 3:1 
  D. 2:1 
  E. 1:1 
 
18. [单选题]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截痰平喘、截疟的药物是
  A. 轻粉 
  B. 砒石 
  C. 升药 
  D. 炉甘石 
  E. 铅丹 
 
19. [单选题]妇人杂病的三大病因是
  A. 痰、瘀、结气 
  B. 虚、冷、积食 
  C. 虚、冷、结气 
  D. 虚、冷、血瘀 
  E. 虚、积食、结气 
 
20. [单选题]下列哪一组症状不属于湿温湿遏卫气证的表现
  A. 身热不扬,午后较显 
  B. 头重如裹,身重肢倦 
  C. 寒热往来,身痛有汗 
  D. 胸闷脘痞,口不渴饮 
  E. 苔白腻,脉濡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