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中级职称历年真题试卷(P6),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中级职称历年真题试卷(P6),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呕吐酸腐气味食糜者多见于
  A. 热扰神明 
  B. 脾胃虚寒 
  C. 颅内瘀血 
  D. 暴饮暴食 
  E. 颅内肿瘤 
 
2. [单选题]红参用于抢救虚脱,入汤剂的剂量是
  A. 1~3g 
  B. 3~6g 
  C. 6~9g 
  D. 9~15g 
  E. 15~30g 
 
3. [单选题]"寒者热之"的所属的治法是
  A. 反佐法 
  B. 正治法 
  C. 反治法 
  D. 从治法 
  E. 扶正法 
 
4. [单选题]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
  A. 副伤寒 
  B. 感染早期 
  C. 寄生虫感染 
  D.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 X线照射后 
 
5. [单选题]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治宜
  A. 白虎汤 
  B. 白虎加人参汤 
  C. 大承气汤 
  D. 大柴胡汤 
  E. 以上均不是 
 
6. [单选题]既可以出现自汗,也可以出现盗汗的证是
  A. 阳气亏虚证 
  B. 瘀血内阻证 
  C. 阴液亏虚证 
  D. 气阴两虚证 
  E. 血液亏血证 
 
7. [单选题]酸枣仁汤的功用是
  A. 养心安神,滋阴补肾 
  B. 补肾宁心,益智安神 
  C.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D.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E. 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8. [单选题]下列关于胸痛诱因及缓解方式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心绞痛的胸痛常因劳累诱发 
  B. 心肌梗死的胸痛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C. 心脏神经症的胸痛在体力活动后加重 
  D. 自发性气胸的胸痛在咳嗽时加重 
  E. 反流性食管炎的胸痛服用抗酸剂可缓解 
 
9.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寒疝"的主症是
  A. 腹痛 
  B. 厥冷 
  C. 便秘 
  D. 冷汗出 
  E. 阴囊偏大偏小 
 
10.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公益论原则的是
  A. 人人享有最基本的医疗权利 
  B. 当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以群体利益为重 
  C. 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以整体利益为重 
  D. 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时,以长远利益为重 
  E. 当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矛盾时,以社会利益为重 
 
11. [单选题]《大医精诚篇》出自
  A. 《伤寒杂病论》 
  B. 《医门法律》 
  C. 《备急千金要方》 
  D. 《黄帝内经》 
  E. 《医家十要》 
 
12. [单选题]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苏子 甘草 
  B. 苏子 杏仁 
  C. 厚朴 杏仁 
  D. 半夏 黄芩 
  E. 当归 甘草 
 
13.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心所属的是
  A. 阴精之本 
  B. 生命之本 
  C. 先天之本 
  D. 封藏之本 
  E. 水火之宅 
 
14.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健脾丸证临床表现的是
  A. 脘腹痞闷 
  B. 大便溏薄 
  C. 怠惰嗜卧 
  D. 苔腻微黄 
  E. 脉象虚弱 
 
15. [单选题]舌淡胖大的主病是
  A. 心脾热盛 
  B. 脾胃湿热 
  C. 痰热内蕴 
  D. 阳虚水湿 
  E. 心脾热盛 
 
16. [单选题]患者,女,50岁。体弱多病,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纳食不香,头晕心慌,面色苍白,时嗳气,腹胀,胃下垂。选用药物是
  A. 味辛,升浮药 
  B. 味甘,沉降药 
  C. 味甘,升浮药 
  D. 味酸,沉降药 
  E. 味苦,沉降药 
 
17. [单选题]对于诊断肾阳虚最有意义的是
  A. 形寒肢冷,面白神疲 
  B. 遗精早泄,小便频数 
  C. 精冷不育,腰膝酸软 
  D. 下肢水肿,按之凹陷 
  E. 大便稀溏,排便不爽 
 
18.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至宝丹证临床表现的是
  A. 谵语 
  B. 身热 
  C. 烦躁 
  D. 痉厥 
  E. 舌绛 
 
19. [单选题]患者,女,26岁。产后20天,乳房胀痛,乳漏不止,要求回乳,首选药物是
  A. 炒麦芽 
  B. 炒谷芽 
  C. 炒神曲 
  D. 炒山楂 
  E. 炒槟榔 
 
20. [单选题]"危害公共卫生罪"是依据哪部法律定罪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E.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