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外科(正高)真题案例分析题解析(G9),更多中医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三仁汤和藿朴夏苓汤共有的药物是( )
  A. 滑石、泽泻、通草 
  B. 厚朴、半夏 
  C. 淡豆豉、藿香 
  D. 杏仁、蔻仁、苡仁 
  E. 滑石、竹叶、藿香 
 
2. [多选题]阳明病的性质主要是( )
  A. 里证 
  B. 虚证 
  C. 实证 
  D. 热证 
  E. 寒证 
 
3.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的服用须注意
  A. 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B. 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C. 不差更服 
  D. 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E. 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不差更服 
 
4. [单选题]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稍有潮热,当用
  A. 大陷胸汤 
  B. 大柴胡汤 
  C. 大承气汤 
  D. 小承气汤 
  E. 调胃承气汤 
 
5. [多选题]胸腔穿刺的进针部位应选择
  A. 肋间隙的前部穿刺时,进针部位应选择上、下肋之间刺入 
  B. 肋间隙的后部穿刺时,进针部位应选择上、下肋之间刺入 
  C. 在肋角的内侧应选择下位肋的上缘刺入 
  D. 应选择肋骨的上缘刺入 
  E. 任何部位 
 
6. [单选题]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闭藏"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E. 长夏 
 
7. [多选题]慢性皮肤病见侵润肥厚,角化过度,应选用
  A. 溶液 
  B. 软膏 
  C. 粉剂 
  D. 油剂 
  E. 酊剂 
 
8. [单选题]太阳病,十日已去,设胸满胁痛者,宜选何方:
  A. 小陷胸汤 
  B. 大陷胸汤 
  C. 大陷胸丸 
  D. 大柴胡汤 
  E. 小柴胡汤 
 
9. [多选题]湿温病后期,胃气未醒,余邪未尽的临床表现为( )
  A. 脘闷不畅 
  B. 恶心呕吐 
  C. 知饥不食 
  D. 嗳气吞酸 
  E. 腹胀便溏 
 
10. [多选题]下述哪几种疾病情况不宜行膀胱镜检查
  A. 膀胱结核导致膀胱容量过小 
  B. 急性膀胱炎 
  C. 血尿伴有血块 
  D. 尿道狭窄 
  E. 尿频,排尿困难 
 
11. [单选题]乌梅丸证的治法是
  A.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B. 寒温并用,健脾止利 
  C. 清上温下,安蛔止呕 
  D. 寒温并用,和胃消痞 
  E. 寒温并用,健脾除湿 
 
12. [单选题]刚痉、柔痉的临床鉴别点是
  A. 口渴与口不渴 
  B. 发热无汗与发热汗出 
  C. 恶风与不恶风 
  D. 发热与不发热 
  E. 抽搐有力与无力 
 
13. [单选题]《百病始生》认为清湿之邪容易侵犯的人体部位是
  A. 上 
  B. 下 
  C. 左 
  D. 右 
  E. 清窍 
 
14. [单选题]小陷胸汤证的治法是
  A. 泻热,逐水,破结 
  B. 逐水破结,峻药缓攻 
  C. 清热涤痰,宣肺平喘 
  D. 温下寒实,涤痰破结 
  E. 清热,化痰,开结 
 
15. [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A. 癌肿手术 
  B. 肠道手术 
  C. 操作时间长,创面大的手术 
  D. 脏器移植手术 
  E. 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 
 
16.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病证不可用下法
  A. 痉病 
  B. 宿食 
  C. 脾约 
  D. 肠痈 
  E. 暍病 
 
17. [多选题]在《灵枢·寿夭刚柔》篇中,药熨的方药组成中包括( )
  A. 醇酒二十升 
  B. 蜀椒一斤 
  C. 干姜一斤 
  D. 桂心一斤 
  E. 麻黄一斤 
 
18. [单选题]据《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之域人们的饮食特点是
  A. 食鱼而嗜咸 
  B. 食杂而不劳 
  C. 华食而脂肥 
  D. 野处而乳食 
  E. 嗜酸而食胕 
 
19.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缺血时间是指从供者器官血供停止到冷灌注开始所间隔的时间 
  B. 热缺血时间是指从供者器官血供停止到冷灌注完成所间隔的时间 
  C. 热缺血时间是指从供者器官血供停止到移植器官血供开放所间隔的时间 
  D. 热缺血时间内常温下缺血对器官的损害最为严重 
  E. 冷缺血时间内常温下缺血对器官的损害最为严重 
 
20. [多选题]下列娜些证候类型属于中焦证候( )
  A. 温热中阻 
  B. 阳明热炽 
  C. 肠道热结 
  D. 邪陷心包 
  E. 热灼胸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