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医学三基考试宝典(医师)中医三基题库资料(O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04   [手机版]    

2024医学三基考试宝典(医师)中医三基题库资料(O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三基考试宝典(医师)中医三基题库资料(O6),更多中医临床三基考试(医师三基)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医学三基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风邪伤人,病变部位不固定是由于( )

A. 风与肝应,肝病易动
B. 风为百病之长
C. 风性轻扬
D. 风性善行
E. 风性数变


2. [单选题]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五十二病方》
C. 《黄帝内经》
D. 《太平圣惠方》
E.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多选题]胸痹治疗中的通法,包括

A. 疏表散寒法
B. 芳香温通法
C. 宣痹通阳法
D. 活血化瘀法
E. 理气散结法


4. [多选题]双侧瞳孔扩大见于

A. 颈交感神经刺激
B. 青光眼绝对期
C. 视神经萎缩
D. 可卡因中毒
E. 吗啡中毒


5. [单选题]真武汤中炮附子与茯苓的配伍意义是( )

A. 温阳化饮
B. 温阳健脾
C. 温肾暖脾
D. 温阳利水
E. 温中健脾


6. [多选题]下列哪些方证属表郁轻证( )

A. 柴胡桂枝汤证
B.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C.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D.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E. 桂枝新加汤证


7. [多选题]风邪引起的眼病,常见临床特点有( )

A. 眼症多黏滞不爽,缠绵难愈
B. 常致目痒,目涩,羞明,流泪,上胞下垂,胞轮振跳,黑睛生翳,目偏视等症状
C. 常引起眼部肿痛,红赤,灼热,碜涩羞明,眵多,生疮溃脓,眼干涩,视物昏花
D. 易与寒、热、湿相合为患
E. 发病迅速、变化较快


8. [单选题]不宜与甘草同用的药物是

A. 半夏
B. 瓜蒌
C. 白芍
D. 海藻
E. 贝母


9.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气为肿",此气为( )

A. 风气
B. 寒气
C. 湿气
D. 水气
E. 阳气


10. [单选题]以下何项不是变态反应的特点

A. 有药物接触史
B. 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
C. 与药物剂量无关
D. 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
E. 用药理拮抗剂解救有效


11. [单选题]暑热浸淫型疖的内服方是

A. 防风通圣散
B. 清暑汤
C. 五味消毒饮
D. 五神汤
E. 仙方活命饮


12. [单选题]不直接循经咽喉的经脉是( )

A. 足太阳膀胱经
B. 手太阳小肠经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厥阴肝经
E. 手少阴心经


13. [单选题]不属于太阳中风证脉证提纲的是( )

A. 发热
B. 恶风
C. 汗出
D. 头痛
E. 脉缓


14. [单选题]感冒病证多发的季节为( )

A. 春夏
B. 夏秋
C. 秋冬
D. 冬春
E. 冬季


15. [多选题]直接影响鼻呼吸功能的组织与细胞成分有

A. 黏液毯
B. 黏膜中大量的腺体
C. 黏膜中丰富的血管窦样组织
D. 鼻黏液中分泌性抗体
E. 鼻黏膜中丰富的淋巴组织


16. [多选题]容易发生溺水、烫伤、坠床、错服药物以致中毒等,好发于

A. 新生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学龄前期
E. 学龄期


17. [单选题]首先用"内科"命名其医书的医家是( )

A. 明·薛己
B. 明·王纶
C. 明·张介宾
D. 明·王肯堂
E. 清·王清任


18. [单选题]清热明目兼润肠通便的药物( )

A. 夏枯草
B. 决明子
C. 栀子
D. 板蓝根
E. 天花粉


19. [单选题]不属五邪范围的病邪是( )

A. 风
B. 雾
C. 湿
D. 燥
E. 宿食


20. [多选题]长期耳鸣失聋的病因有哪些

A. 气血瘀阻
B. 肾虚精亏
C. 肝火上扰
D. 肝肾阴虚
E. 痰湿蒙窍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ogx3zn.html
  • 下一篇:医学三基考试宝典2024医师中医三基免费考试试题下载(O6) 因大怒使气血逆乱而致的昏厥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称之为治疗虚劳失精证的主治方剂是下列哪一项“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宜冲服的药物是( )既能发汗解肌,又能温通经脉的药物是( )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