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针灸医学主治全套模拟试题(O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04   [手机版]    

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针灸医学主治全套模拟试题(O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针灸医学主治全套模拟试题(O6),更多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B. 滥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C. 有部分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消毒隔离缺陷有关
D. 所有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E. 新生儿经产道获得的感染属医院感染


2. [单选题]黄疸病,鉴别湿邪为患与非湿邪为患的要点是

A. 发热否
B. 呕吐否
C. 口渴否
D. 小便利否
E. 恶寒否


3. [单选题]据《素问·咳论》,“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的症状常出现于

A. 肺咳之中
B. 心咳之中
C. 肾咳之中
D. 肝咳之中
E. 脾咳之中


4. [单选题]不属于医学道德评价客观标准的是

A.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缓解
B.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病人的健康与长寿
C.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D.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E.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医院的经济创收和发展


5. [单选题]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藏而不泻特性的是

A. 心
B. 肝
C. 三焦
D. 胆
E. 女子胞


6. [单选题]治疗饮热迫肺证的主方是

A. 越婢加术汤
B. 麻黄加术汤
C. 越婢加半夏汤
D. 皂荚丸
E. 厚朴麻黄汤


7. [单选题]隔蒜灸用于治疗

A. 肺痨
B. 风寒痹痛
C. 吐泻
D. 疮疡久溃不敛
E. 阳痿早泄


8. [单选题]苏合香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香附
B. 藿香
C. 佩兰
D. 砂仁
E. 良姜


9. [单选题]临床上,脾不统血可以导致出血,其出血特点是

A. 血色紫黯
B. 血色鲜红
C. 血色淡红
D. 血液黏稠
E. 夹有血块


10. [单选题]对于里证的表现,下列哪项认识最准确

A. 恶寒、发热
B. 壮热、口渴
C. 腹痛、腹泻
D. 心悸、气喘
E. 无代表症状


11. [单选题]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的是

A. 精气
B. 血
C. 阴阳
D. 神
E. 津液


12. [单选题]对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以下哪点不正确

A. 工作应超负荷,以挖掘个人潜力
B. 家庭稳定是情绪乐观、事业有成的基石
C. 充足的睡眠仍很重要
D. 矫正不良行为是这个时期维护身心健康的关键
E. 以上都正确


13. [单选题]患者,女,23岁。痛经9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黯,夹有血块,血块下后痛即缓解,脉沉涩。治疗应首选( )

A. 足三里、太冲、三阴交
B. 中极、次髎、地机
C. 合谷、三阴交
D. 曲池、内庭
E. 合谷、归来


14. [单选题]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治宜

A. 大柴胡汤
B. 大承气汤
C. 大建中汤
D. 大乌头煎
E. 附子粳米汤


15. [单选题]学习和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是

A.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B. 胆碱能神经元动作电位
C. 内流钙离子
D. 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
E. 经典条件反射


16.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精微物质在体内的布散主要依赖的是

A. 脾主运化
B. 胃主受纳
C. 小肠的泌别清浊
D. 大肠主传导
E. 肾阳主温煦


17. [单选题]败毒散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柴胡、前胡
B. 银花、连翘
C. 黄芩、黄连
D. 牛蒡、山栀
E. 防风、白芷


18. [单选题]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方法是

A. 夹持进针法
B. 舒张进针法
C. 爪切进针法
D. 单手进针法
E. 提捏进针法


19. [单选题]在五输穴中,荥穴主要治疗

A. 心下满
B. 身热
C. 体重节痛
D. 喘咳寒热
E. 逆气而泄


20. [单选题]有关经络指导辨证归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小儿疳积取四缝穴
B. 咳嗽与肺经有关
C. 上肢外侧前缘痛与大肠经有关
D. 前额部头痛与阳明经有关
E. 后头部疼痛与太阳经有关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ogxmjq.html
  • 下一篇: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医针灸学(中级)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O6) 脉虚,益气固脱 健脾益气,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均分布于胸腹部,口燥舌干,尤为适宜。   血瘀经闭,固肠止泻。   【主治证候】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苔薄白,干掺和调敷,时间<0.04s ;V1、V2导联不可能出现Q波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