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全科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4笔试考试试题(P4),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全科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4笔试考试试题(P4),更多中医全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疖的特点:
  A. 易脓、易溃、易敛 
  B. 易成走黄之势 
  C. 易内陷 
  D. 易溃而不易敛 
  E. 多伴全身症状 
 
2. [多选题]髌骨软化症临床表现特点有( )
  A. 初起为膝关节隐痛 
  B. 下蹲试验阴性 
  C. 后期X线照片示髌骨关节面粗糙不平 
  D. 平地行走时加重 
  E. 中后期为髌后疼痛 
 
3. [单选题]《金匮》中的"甲子"是指
  A. 甲子年 
  B. 甲子时 
  C. 甲子日 
  D. 60天 
 
4. [多选题]下列互为同名经上的“腧穴“是
  A. 太溪 
  B. 太白 
  C. 太冲 
  D. 太渊 
  E. 太乙 
 
5. [单选题]患者,女,32岁,患角膜软化症,症见角膜浑浊,形体消瘦,食欲不振。下列哪项不是其治疗措施
  A. 补充维生素 
  B. 针刺四缝 
  C. 鱼肝油滴眼 
  D. 阿托品扩瞳 
  E. 无环鸟苷滴眼 
 
6. [单选题]肝血亏损的病机,下列不确切的是
  A. 阳气亢逆于上,耳鸣头晕 
  B. 肝血不足,月经量少 
  C. 血虚不能上荣,两目干涩 
  D. 血虚筋脉失养,肢体麻木 
  E. 血虚化燥生风,肌肤瘙痒 
 
7. [单选题]只宜外用,不宜内服的药物是
  A. 铅丹 
  B. 轻粉 
  C. 升药 
  D. 砒石 
  E. 雄黄 
 
8. [多选题]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指出秋燥阴伤的特点是( )
  A. 先伤肺津 
  B. 先伤胃液 
  C. 次伤胃液 
  D. 次伤肺胃阴津 
  E. 终伤肝血肾阴 
 
9. [单选题]患者,男,30岁。经常鼻塞2年,呈间歇性和交替性,流黄浊涕,不闻香臭,针刺应选择
  A. 手太阴、手阳明经穴 
  B. 足太阴、足阳明经穴 
  C. 足阳明、手阳明经穴 
  D. 督脉、手阳明经穴 
  E. 任脉、手太阴经穴 
 
10. [多选题]治疗肺痨。调补脏器重点在肺,并应注意脏腑整体关系,同时补益
  A. 脾 
  B. 肝 
  C. 心 
  D. 肾 
  E. 胃 
 
11. [多选题]腕管综合征局部的主要病理改变有( )
  A. 腕横韧带增厚 
  B. 腕管内容物增多 
  C. 正中神经自身的炎症 
  D. 正中神经与尺、桡骨发生摩擦 
  E. 正中神经与肌腱发生摩擦 
 
12. [单选题]耳根毒相当于化脓性中耳炎的哪种并发症:
  A. 耳后骨膜上脓肿 
  B. 耳疔 
  C. 耳后骨膜下脓肿 
  D. 耳后骨膜脓肿 
  E. 耳后骨膜间隙脓肿 
 
13. [多选题]耳穴“神门”可用于治疗
  A. 失眠多梦 
  B. 戒断综合征 
  C. 癫痫 
  D. 高血压 
  E. 神经衰弱 
 
14. [多选题]心肾亏虚型痫证可选用的方剂是( )
  A. 左归丸 
  B. 天王补心丹 
  C. 定痫丸 
  D. 涤痰汤 
  E. 竹沥达痰丸 
 
15. [单选题]中毒伴肾功能不全或昏迷患者不宜使用下列哪种方法 ( )
  A. 吸氧 
  B. 硫酸镁导泻 
  C. 硫酸钠导泻 
  D. 输液 
  E. 洗胃 
 
16. [单选题]呃逆连声,常由情志不遂诱发,伴胸胁胀满,辨证为
  A. 肝气乘脾 
  B. 肝脾不调 
  C. 痰气交阻 
  D. 气机阻滞证 
  E. 脾胃虚弱 
 
17. [单选题]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
  A. 疏肝和胃,益气健脾 
  B. 祛暑化湿,健脾和胃 
  C.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D. 解表化湿,和胃止呕 
  E.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18. [单选题]关于1型糖尿病,下列说法哪项不妥
  A. 对胰岛素较敏感 
  B. 发病年龄早 
  C. 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 
  D. 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缺陷有关 
  E. 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19. [单选题]女患者,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脘腹胀满,烦躁易怒。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治法是:
  A. 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B. 补血养营,和中止痛 
  C.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D. 温肾助阳,暖宫止痛 
  E. 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20. [单选题]脘腹痞满作胀,恶心呕吐,或头重如裹、身重或证属
  A. 脾虚湿困 
  B. 寒湿中阻 
  C. 湿热内蕴 
  D. 脾肾阳虚 
  E. 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