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历年试题(L2),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历年试题(L2),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脾虚证,应选用的药物是
  A. 泽泻 
  B. 猪苓 
  C. 车前子 
  D. 茯苓 
  E. 通草 
 
2. [单选题]患者,男性,45岁。患胃溃疡已6年,近1个月来上腹痛变为无规律,恶心,腹胀,进食后为甚。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胃溃疡恶性变 
  B. 胃溃疡合并慢性胃炎 
  C. 复合性溃疡 
  D. 胃溃疡合并黏膜脱垂 
  E. 胃溃疡合并幽门梗阻 
 
3. [单选题]风邪伤人,病位具有游走性的特性是
  A. 风性善行 
  B. 风性数变 
  C. 风为阳邪 
  D. 风性开泄 
  E. 风性轻扬 
 
4. [单选题]被誉为"久泻久痢之涩肠止泻之圣药"的是
  A. 罂粟壳 
  B. 五倍子 
  C. 肉豆蔻 
  D. 五味子 
  E. 赤石脂 
 
5. [多选题]既清实热,又清虚热的药物是
  A. 胡黄连 
  B. 知母、黄柏 
  C. 地骨皮、青蒿 
  D. 赤芍 
  E. 牡丹皮、生地 
 
6. [单选题]患者,男性,25岁。因右上腹隐痛伴纳呆、厌油2周来诊。ALT482U/L,抗-HAVIgM阳性,抗-HBs阳性。诊断是
  A. 急性甲型肝炎 
  B. 急性乙型肝炎 
  C. 慢性乙型肝炎 
  D. 急性病毒性肝炎,甲乙型联合感染 
  E. 以上均非 
 
7. [单选题]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急性发作阶段,常见
  A. 气营热盛 
  B. 气阴两虚 
  C. 瘀热互结 
  D. 脾肾两虚 
  E. 阴阳两虚 
 
8. [单选题]慢性肾衰竭的中医病机是
  A. 脾肾亏虚、膀胱湿热 
  B. 肾络瘀阻、浊毒内蕴 
  C. 肾元虚衰、湿浊内蕴 
  D. 气血亏虚、阴阳失衡 
  E. 肾气不足、气化失司 
 
9. [多选题]用治骨蒸潮热、盗汗的药物有
  A. 知母 
  B. 黄柏 
  C. 地骨皮 
  D. 银柴胡 
  E. 桂枝 
 
10. [单选题]战汗之后,如汗出热退脉缓,此为
  A. 邪去正安 
  B. 邪盛正衰 
  C. 疾病恶化 
  D. 邪热入里 
  E. 正气虚弱 
 
11. [单选题]患者,女,22岁。中午进食鱼虾、螃蟹等海鲜,傍晚自觉腹痛,恶心欲吐,大便稀溏。首选药组是
  A. 香薷、甘草 
  B. 紫苏、生姜 
  C. 薄荷、连翘 
  D. 葛根、车前子 
  E. 延胡索、木香 
 
12. [单选题]能凉血,但不能活血的药物是
  A. 茜草 
  B. 牡丹皮 
  C. 玄参 
  D. 赤芍 
  E. 郁金 
 
13. [单选题]鉴别颈部包块是否来自甲状腺,最需关注的是
  A. 包块是否光滑 
  B. 包块是否柔软 
  C. 包块是否随吞咽上下移动 
  D. 包块是否能被推动 
  E. 包块是否有压痛 
 
14. [多选题]《素问·咳论》中指出:五脏受邪致病,微则为咳,甚者为( )
  A. 为呕 
  B. 为泄 
  C. 为喘 
  D. 为痛 
  E. 为满 
 
15. [单选题]食积气滞应首选的药物是
  A. 山楂 
  B. 麦芽 
  C. 决明子 
  D. 莱菔子 
  E. 鸡内金 
 
16. [单选题]肝肾不足所致之胎动不安,应首选:
  A. 紫苏 
  B. 狗脊 
  C. 黄芩 
  D. 桑寄生 
  E. 五加皮 
 
17. [多选题]下列肿瘤的发生,与激素有关的是
  A. 膀胱癌 
  B. 前列腺癌 
  C. 卵巢癌 
  D. 直肠癌 
  E. 乳腺癌 
 
18. [单选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肢体麻木,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交泰丸 
  B. 桂枝甘草汤 
  C. 四君子汤 
  D. 八珍汤 
  E. 六味地黄丸 
 
19. [单选题]慢性迁延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中不包括
  A. 食欲减退 
  B. 轻度疲乏 
  C. 大便习惯改变 
  D. 肝区隐痛不适 
  E. 体检可见肝掌、蜘蛛痣 
 
20. [单选题]患者,女,31岁。时有小便疼痛,肾区不适,夜尿3次。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白细胞5~7/HP,B超示结构不清晰。应考虑的诊断是
  A. 尿道炎 
  B. 膀胱炎 
  C. 急性肾盂肾炎 
  D. 慢性肾盂肾炎 
  E. 肾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