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眼科学正高医学高级职称历年真题库(S6),更多眼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眼科学正高医学高级职称历年真题库(S6),更多眼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治疗热厥证的主方是( )
  A. 乌梅丸 
  B. 四逆汤 
  C. 四逆散 
  D. 安宫牛黄丸 
  E. 苏合香丸 
 
2.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重于湿证"的临床特点的是( )
  A. 黄疸鲜明如橘子色 
  B. 黄疸晦黯如烟熏 
  C. 发热烦渴 
  D. 舌质淡苔白腻 
  E. 脉濡细 
 
3. [单选题]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 )
  A. 手、足阳明经 
  B. 手、足太阴经 
  C. 手、足太阳经 
  D. 手、足少阴经 
  E. 手、足少阳经 
 
4. [多选题]便秘的病因有( )
  A. 外感寒热之邪 
  B. 内伤饮食情志 
  C. 病后体虚 
  D. 阴阳亏虚 
  E. 气血不足 
 
5. [多选题]眼底可能出现棉绒斑的疾病有( )
  A. 恶性高血压 
  B. 慢性肾衰竭 
  C.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 眼缺血综合征 
  E.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6. [多选题]2001年国际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中,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指征包括( )
  A. 玻璃体积血 
  B. 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C. 静脉串珠 
  D. 新生血管形成 
  E. 视网膜前出血 
 
7. [多选题]结膜炎常见的体征有
  A. 结膜充血 
  B. 乳头增生 
  C. 结膜下出血 
  D. 结膜分泌物增多 
  E. 滤泡形成 
 
8. [多选题]五行学说对人体生理现象的解释体现在( )
  A.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 
  B. 说明五脏和六腑的相互关系 
  C. 阐释五脏的相互关系 
  D. 阐释五脏和经脉的相互关系 
  E. 阐释脏腑的表里关系 
 
9. [多选题]关于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治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清洁眼睑 
  B. 口服抗生素 
  C. 人工泪液 
  D. 泪小点封闭 
  E. 口服必嗽平 
 
10. [单选题]麻黄汤中的臣药是( )
  A. 麻黄 
  B. 桂枝 
  C. 杏仁 
  D. 甘草 
  E. 桂枝,杏仁 
 
11. [单选题]不寐的病位在(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12. [多选题]溃疡性睑缘炎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 卵圆芽孢菌感染 
  C. 急性化脓性炎症 
  D. 慢性或亚急性化脓性炎症 
  E. 过敏或刺激反应 
 
13. [单选题]所有辨证方法的总纲是( )
  A. 脏腑辨证 
  B. 八纲辨证 
  C. 三焦辨证 
  D. 六经辨证 
  E. 气血辨证 
 
14. [多选题]关于眼睑鳞状细胞癌的正确描述是( )
  A. 多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B. 好发于睑缘皮肤黏膜移行处,病灶发展快,侵袭性强 
  C. 初起时呈疣状、结节状或乳头状,逐渐增大,成为菜花状 
  D. 表面有溃疡,溃疡边缘饱满稍外翻 
  E. 可直接或沿神经浸润眼眶,扩散至周围淋巴结及远端转移。 
 
15.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古人对气的别称有( )
  A. 元气 
  B. 原气 
  C. 真气 
  D. 精气 
  E. 阳气 
 
16. [多选题]视网膜血管炎的主要特征有
  A. 病因明确 
  B. 双眼周边部血管闭塞 
  C. 视网膜新生血管 
  D. 复发性玻璃体积血 
  E. 多发生于20~40岁的女性 
 
17. [多选题]睑腺炎有可能形成眼睑蜂窝织炎的情况有
  A. 抵抗力差的儿童 
  B. 老年人 
  C. 糖尿病 
  D. 过早切开睑 
  E. 用手挤压 
 
18. [多选题]促使外斜视发展的因素有( )
  A. 随年龄增长眼眶开散增大 
  B. 紧张性集合能力降低 
  C. 视觉抑制发生 
  D. 融合性控制能力增加 
  E. 调节力减退 
 
19. [多选题]下列哪项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开角型青光眼的共有特点
  A. 可用药物治疗 
  B. 视野损害 
  C. 眼红、痒、视力下降 
  D. 眼压升高时,房角开放 
  E. 眼压升高 
 
20. [多选题]眼眶蜂窝织炎形成的眶内脓肿多位于
  A. 骨膜下间隙 
  B. 肌锥外间隙 
  C. 肌锥内间隙 
  D. 眼球筋膜与巩膜之间间隙 
  E. 眼睑皮下组织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