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护理卫生副高高级职称模拟考试系统(W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8-23   [手机版]    

中医护理卫生副高高级职称模拟考试系统(W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护理卫生副高高级职称模拟考试系统(W6),更多中医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素问·五脏别论》中"奇恒之府"包括以下哪些脏器( )

A. 脑
B. 髓
C. 脉
D. 胆
E. 膀胱


2. [单选题]《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中,重点论述的内容是

A. 火劫发黄
B. 燥结发黄
C. 女劳发黄
D. 寒湿发黄
E. 湿热发黄


3.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的诊脉纲要包括( )

A. 诊法常以平旦
B.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C. 脉象主病规律
D. 脉与四时相合
E. 诊脉独取寸口


4. [单选题]以下不属中医七情内容的是(  )。

A. 喜
B. 怒
C. 忧
D. 怨
E. 惊


5. [单选题]"太阳病,十日巳去,脉浮细而嗜卧者"说明

A. 病入阳明
B. 病仍在太阳
C. 病入少阳
D. 病入少阴
E. 表证已解


6. [多选题]湿温辨证时应注意的主要环节是( )

A. 辨别发病季节
B. 分辨湿热之偏盛程度
C. 审证情虚实转化
D. 辨明病位上下浅深
E. 了解治疗效果


7. [单选题]患者腰膝酸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早泄,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 )

A. 肾阳虚证
B. 肾精不足证
C. 肾气不固证
D. 肾阴虚证
E. 心肾阳虚证


8. [多选题]《灵枢·本神》所言,肝病病症的特点有( )

A. 狂妄不精
B. 阴缩挛筋
C. 胁骨不举
D. 毛悴色夭
E. 多死于秋


9. [单选题]"命门之火"实际上是指( )

A. 心阳
B. 肝阳
C. 脾阳
D. 肾阳
E. 以上都不是


10. [多选题]葛根岑连汤的主证是( )

A. 喘而汗出
B. 利遂不止
C. 脉洪大
D. 脉促者
E. 以上都是


11. [多选题]百合地黄汤证、酸枣仁汤证的共同特点是( )

A. 病因情志所伤
B. 病位与心有关
C. 病机阴虚内热
D. 病症心神不安
E. 治法养阴安神


12. [多选题]据原文,栀子豉汤证可以见到下列哪些表现( )

A. 腹满
B. 虚烦不得眠
C. 胸中窒
D. 舌上胎
E.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


13. [单选题]热闭心包与内闭外脱的区别,关键在于前者无

A. 昏愦不语
B. 肢厥
C. 气短
D. 汗多、气短促、脉细无力
E. 发热


14. [单选题]消渴的主要病变脏腑是(  )。

A. 肺、脾、肾
B. 肺、胃、肾
C. 心、脾、肾
D. 肝、脾、肾
E. 心、肝、肾


15.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阴阳互用关系

A.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B.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C.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D. 形归气,气归精
E. 精食气,气生形


16. [单选题]《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气厚的作用是

A. 宣散
B. 通泄
C. 呕吐
D. 发泄
E. 发热


17. [单选题]足太阴脾经在心中相接经脉为( )

A. 手少阴心经
B. 手太阴肺经
C. 手厥阴心包经
D. 足少阴肾经
E. 足阳明胃经


18. [单选题]“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

A. 解其表,表解里自和
B. 温其里,里和表自解
C. 先解表,而后温其里
D. 先温里,而后解其表
E. 解表温里,表里同治


19. [单选题]浮而细软,重按即无,为( )

A. 濡脉
B. 浮脉
C. 细脉
D. 弱脉
E. 芤脉


20. [单选题]许多危重病人的险情,常发生于(  )。

A. 季节转换时
B. 冬季
C. 深夜
D. 午后
E. 清晨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olejm9.html
  • 下一篇:2024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学高级职称(副高)真题专家解析(W6) 中风先兆常可见(  )。胃痛饮食停滞型的护治法则是(  )。据《灵枢·师传》所论,胃脘胀闷,“此人之常平也”应当包括"本太阳病,而仍身疼痛,当治以腧穴按摩操作过程中用力不应( )《灵枢·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在络之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