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结核病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历年真题(U1),更多结核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结核病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历年真题(U1),更多结核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结核菌素试验在哪些情况下从1:10000稀释液开始
  A. 疱疹性结膜炎 
  B. 结节性红斑 
  C. 结核性胸膜炎 
  D. 疑有严重活动性结核病者 
  E. 以上都不是 
 
2. [多选题]属于脉律不齐的脉有( )
  A. 数脉 
  B. 紧脉 
  C. 结脉 
  D. 促脉 
  E. 代脉 
 
3. [多选题]菌阴肺结核的诊断标准包括
  A. 典型肺结核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 
  B. PPD强阳性,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 
  C. 有结核病接触史 
  D. 痰结核PCR和探针检查呈阳性 
  E. 无痰 
 
4. [多选题]关于结核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煮沸1分钟能被杀灭 
  B. 生长缓慢,4~6周繁殖成明显菌落 
  C. 抗酸染色镜检为蓝色细长的杆菌 
  D. 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月以上 
  E. 烈日曝晒2小时可被杀灭 
 
5. [单选题]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是( )
  A. 近代 
  B. 明清 
  C. 宋、金、元 
  D. 两晋隋唐 
  E. 春秋战国至两汉 
 
6. [单选题]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为( )
  A. 热毒炽盛 
  B. 外伤 
  C. 心血瘀阻 
  D. 肝郁血瘀 
  E. 阴寒内盛 
 
7. [单选题]某病人出现神志昏迷、面色晦黯、循农摸床、撮空理线,属于( )
  A. 有神 
  B. 少神 
  C. 失神 
  D. 假神 
  E. 回光返照 
 
8. [单选题]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运行为( )
  A. 直线贯注 
  B. 手足贯注 
  C. 上下贯注 
  D. 循环贯注 
  E. 左右贯注 
 
9. [多选题]需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有
  A. 剧烈干咳,胸片无病变,抗感染治疗无效者 
  B. 经常出现局限性或一侧性哮鸣音 
  C. 反复在肺部同一部位发生炎症者 
  D. 肺不张者 
  E. 大咯血而无手术条件者 
 
10. [单选题]肢体屈伸不利的症状与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关的是( )
  A. 寒为阴邪,伤人阳气,肢体失于温养 
  B. 寒性凝滞,气血流行不畅 
  C. 寒伤肌表,卫阳被遏,肢体失于温养 
  D. 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E. 寒性黏滞,气机不畅 
 
11. [多选题]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 )
  A. 足阳明经 
  B. 足太阳经 
  C. 手太阳经 
  D. 手少阳经 
  E. 手阳明经 
 
12. [单选题]治疗湿热食积的主方是( )
  A. 保和丸 
  B. 枳实导滞丸 
  C. 大承气汤 
  D. 温脾汤 
  E. 麻子仁丸 
 
13. [多选题]肾的闭藏作用主要体现为( )
  A. 主骨生髓 
  B. 藏精 
  C. 主纳气 
  D. 通脑 
  E. 主水 
 
14. [单选题]下列各证中,一般不见面色白的是( )
  A. 气虚证 
  B. 血虚证 
  C. 寒证 
  D. 阴虚证 
  E. 阳虚证 
 
15. [单选题]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和统率作用的是( )
  A. 正经 
  B. 奇经 
  C. 经别 
  D. 浮络 
  E. 别络 
 
16. [多选题]属于理气剂的是( )
  A. 生脉散 
  B. 玉屏风散 
  C. 小蓟饮子 
  D. 越鞠丸 
  E. 柴胡疏肝散 
 
17. [多选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断依据是
  A. 发热 
  B. 胸部X线检查显示斑片状阴影 
  C. WBC>10乘以十的九次方/L或<4乘以十的九次方/L 
  D.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并出现脓性痰 
  E. 肺实变体征 
 
18.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泄泻和痢疾的区别的是( )
  A. 肠鸣 
  B. 腹痛 
  C. 大便次数增多 
  D. 里急后重 
  E. 便下赤白脓血 
 
19. [单选题]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
  A. 正气 
  B. 正气不足 
  C. 邪气 
  D. 邪气亢盛 
  E. 邪气损正 
 
20. [多选题]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 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C. 人与天地相应 
  D.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E. 人可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