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口腔修复高级职称(副高)真题专家解析(Q4),更多口腔修复(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不包括
A. 咬合因素
B. 精神心理因素
C. 行为因素
D. 环境因素
E. 微生物因素
2. [单选题]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根尖肉芽肿可能发生的转化,除了
A. 痊愈
B. 根尖囊肿
C. 根尖致密性骨炎
D. 根尖肉芽肿
E. 慢性根尖脓肿
3. [单选题]大的邻牙间隙(blackspace)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矫治
A. 直接固定矫治器关闭间隙
B. 邻面去釉后关闭间隙
C. 调节相邻牙轴倾度
D. 正位器
E. 活动矫治器
4. [多选题]关于口腔鳞状细胞癌,以下哪几项正确的
A. 是口腔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B. 男性多于女性
C. 以口底鳞癌最多
D. 血道转移较少见
E. 口腔后部鳞癌较易转移
5. [单选题]书写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以下哪项观点错误
A. 入院不足24小时死亡的患者,可以书写此记录
B. 诊治经过(抢救经过)、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书写要慎重,选择性详写或略写,以防医疗纠纷
C. 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出生地、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病史陈述者(注明与患者关系)、入院时间、记录日期
D. 需写主诉、入院情况(简要的病史及体检)、入院诊断
E. 医师要签全名
6. [单选题]单纯性高血压无其他并发症,血压高于多少时应进行治疗后再拔牙
A. 160/95mmHg
B. 170/95mmHg
C. 180/100mmHg
D. 190/100mmHg
E. 190/105mmHg
7. [单选题]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后缘应终止于 ( )
A. 硬聘软腭连线区
B. 硬腭后份
C. 软腭肌部
D. 前颤动线
E. 软腭健膜和软腭肌的连接区
8. [多选题]根尖脓肿最常见的排脓途径是
A. 龋洞排脓
B. 牙周袋排脓
C. 腭侧牙龈排脓
D. 唇颊侧牙龈排脓
E. 上颌窦排脓
9. [单选题]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不能温煦故疼痛
B. 寒性收引,气机收敛,故疼痛
C. 寒主收引,经脉拘急而疼痛
D. 寒客肌表,卫阳被郁不得宣泄而疼痛
E. 寒性凝滞,气血阻滞而疼痛
10. [单选题]患者,男,78岁,无牙颌,一周前行全口义齿修复。复诊主诉:大张口、进食,说话时义齿碰撞脱落,查患者表情自然,颌位关系正常,造成此症状的最可能的原因为 ( )
A. 垂直距离过小
B. 基托不密合
C. 非正中关系位
D. 垂直距离过大
E. 上颌结节颊侧基托过厚
11. [多选题]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 )
A. 寒热平调
B. 散结除痞
C. 和解少阳
D. 疏肝解郁
E. 透邪解郁
12. [单选题]患者,诉左下后牙近2个月咀嚼时偶有疼痛感,诊为隐裂,较佳治疗方案
A. 铸造金属全冠诊断性临时修复
B. 烤瓷金冠诊断性临时修复
C. 塑料全冠诊断性临时修复
D. 根管治疗后烤瓷全冠修复
E. 降低咬合
13. [单选题]水平型食物嵌塞的原因是
A. 牙周萎缩
B. 充填式牙尖
C. 边缘嵴不协调
D. 充填悬突
E. 邻面接触点丧失
14. [单选题]足厥阴肝经起于( )
A. 大敦穴
B. 隐白穴
C. 至阴穴
D. 期门穴
E. 少商穴
15. [单选题]关于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优缺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牙体预备量大
B. 有牙周夹板作用
C. 反复摘戴仍能维持较好的固位力
D. 不利于牙槽骨高度的保存
E. 颈缘有金属线,不利于美观
16. [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正常的牙龈结缔组织中,Ⅰ型和Ⅱ型胶原是主要的胶原类型,另有少量的Ⅲ、Ⅳ和Ⅴ型胶原
B. 牙周膜以Ⅰ型和Ⅲ型胶原为主,另有少量的Ⅴ型胶原
C. 牙槽骨主要为Ⅱ型胶原
D. 牙骨质的胶原为Ⅱ型胶原和少量的Ⅲ型胶原
E. 以上都不正确
17. [多选题]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可产生( )
A. 水肿
B. 湿
C. 痰
D. 饮
E. 便溏
18.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臌胀的主要特征的是( )
A. 腹大如鼓
B. 四肢枯黄
C. 皮色苍黄
D. 胁下或腹部痞块
E. 下肢水肿
19. [多选题]体瓷和切瓷的构筑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体瓷构筑时,应先按牙冠实际相等尺寸完戒牙冠长宽外形
B. 步法回切是指邻面回切、切端回切、唇面回切、舌面回切
C. 三等份回切是牙冠唇侧分近中、中间、远中三个1/3为三等份回切成指状沟
D. 唇面回切指在冠中1/3处切去厚约1.0mm瓷层,保留至少0.8mm厚瓷层
E. 牙本质瓷堆积后要保证外形比天然牙冠实际大15%~20%
20. [单选题]下颌舌侧牙槽嵴形态为斜坡型者,舌杆应
A. 与黏膜接触或离开黏膜0.3mm~0.4mm,并与牙槽嵴平行
B. 与黏膜平行,不接触,离开黏膜3~4mm
C. 与黏膜平行,并紧密接触
D. 与黏膜垂直,并离开少许
E. 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