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真题解释(R7),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
  A.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B. 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 
  C.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 
  D.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粳,噫气不除者 
  E. 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2. [多选题]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是( )
  A. 欲吐不吐 
  B. 心烦但欲寐 
  C. 自利而渴 
  D. 小便色白 
  E. 四肢厥逆 
 
3. [多选题]旋覆代赭汤证的临床必见之症是( )
  A. 心下痞硬 
  B. 噫气不除 
  C. 干噫食臭 
  D. 腹中雷鸣 
  E. 下利频作 
 
4. [单选题]心下有留饮的特点是
  A. 心下痞坚 
  B. 胁下痛引缺盆 
  C. 满喘咳吐 
  D. 背寒冷如掌大 
  E. 素盛今瘦 
 
5. [多选题]小青龙汤可治疗( )
  A. 痰饮 
  B. 支饮 
  C. 悬饮 
  D. 溢饮 
  E. 留饮 
 
6. [多选题]“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的机理是( )
  A. 热在血分 
  B. 热在气分 
  C. 湿热内蕴,津不上承 
  D. 热灼血络,迫血妄行 
  E. 血被热蒸,荣气上潮 
 
7. [多选题]卫分证的辩证要点是( )
  A. 头痛 
  B. 发热,微恶寒 
  C. 咳嗽 
  D. 口微渴 
  E. 无汗 
 
8. [多选题]《温热论》对表邪未解,肺津又伤的治疗,提出“上者上之”的原则,其意为:( )
  A. 邪犯上焦手太阴肺卫,病位在上,当使病邪从上而解 
  B. 主用辛凉疏解,清肃上焦 
  C. 佐以滋而不腻,轻清上达,养肺生津之品,如麦冬、花露、芦根汁等 
  D. 不宜浓浊厚味之药 
  E. 使在上部的病邪向上而行 
 
9. [多选题]小承气汤证的主症有( )
  A. 潮热 
  B. 下利 
  C. 脉疾 
  D. 汗出 
  E. 谵语 
 
10. [单选题]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
  A. 小青龙汤 
  B. 大青龙汤 
  C. 麻黄汤 
  D. 麻杏甘石汤 
  E.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11. [单选题]不属于寒热并用的方剂是
  A. 半夏泻心汤 
  B.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C. 黄连汤 
  D. 黄芩汤 
  E. 乌梅丸 
 
12. [多选题]呕吐之不宜下者包括
  A. 胃中有痰饮 
  B. 兼有表邪者 
  C. 食已即吐者 
  D. 病人欲吐者 
  E. 脾胃虚者 
 
13. [单选题]风温与春温在临证上的主要区别是
  A. 感受病邪不同 
  B. 初起证候不同 
  C. 易发斑疹 
  D. 易出现惊厥 
  E. 发病季节不同 
 
14. [多选题]急性和严重型再障的治疗正确的是
  A. HLA配型相合的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B.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15mg/(kg·d)加氢化可的松同时静脉点滴,疗程5天 
  C.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15mg/(kg·d)加地塞米松同时静脉点滴,疗程5天 
  D.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加地塞米松同时静脉点滴,疗程5天 
  E. 环孢菌素A5~10mg/(kg·d)口服,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15. [多选题]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是( )
  A. 攻窜流走 
  B. 致病力强 
  C. 蕴结壅滞 
  D. 传染性强 
  E. 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16. [单选题]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是
  A.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B.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 
  C. 茯苓、桂枝、甘草、白术 
  D. 茯苓、甘草 
  E. 茯苓、桂枝、甘草、干姜 
 
17. [单选题]"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一语,出自
  A. 《难经》 
  B. 《内经》 
  C. 《温疫论》 
  D. 《湿热病篇》 
  E. 《伤寒瘟疫条辨》 
 
18. [单选题]下列治法不属于正治法的是
  A. 寒者热之 
  B. 劳者温之 
  C. 甚者从之 
  D. 微者逆之 
  E. 坚者削之 
 
19. [多选题]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的共见症状包括( )
  A. 心下痞 
  B. 恶心呕吐 
  C. 干噫食臭 
  D. 肠鸣下利 
  E. 谷不化 
 
20. [单选题]风温,邪热壅肺之咳嗽,表现为
  A. 咳喘 
  B. 干咳不已 
  C. 咳嗽,痰涎壅盛,喘促不宁 
  D. 咳嗽,胸闷 
  E. 咳嗽,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