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5临床血液学检验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备考模拟试题(Q9),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哪几项可作为确诊溶血的证据( )。
A. 尿胆原阴性
B.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阳性
C. 直接胆红素增高
D.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E. 血清结合珠蛋白减低
2. [多选题]临床上同时存在贫血及脾肿大的疾病是 ( )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 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 G-6-PD缺乏症
3. [多选题]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
A. 血清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B. 血清中含有血小板释放物
C. 血清中缺乏球蛋白
D. 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
E. 血清中缺乏球蛋白
4. [多选题]下列细胞化学染色临床意义大致相同的是
A.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
B. 苏丹黑(SBB)染色
C.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
D. 酸性磷酸酶(ACP)染色
E. 氯醋酸AS-D萘酚酯酶(AS-D NCE)染色
5. [多选题]血液学检验的应用包括( )。
A. 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B. 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C. 健康普查和遗传咨询
D. 指导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
E.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6. [多选题]以下关于ALIP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每张骨髓切片上能看到至少3个集丛和(或)集簇为ALIP(+)
B. 每张骨髓切片上能看到至少2个集丛和(或)集簇为ALIP(+)
C. 有助于诊断MDS
D. 有助于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
7.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可表现出PAdT增高 ( )
A. 血管性血友病
B. 糖尿病
C. 肾小球肾炎
D. 骨髓增生性疾病
E. 妊娠高血压症
8. [多选题]血管间质细胞的功能 ( )
A. 收缩功能
B. 调节毛细血管生长
C. 促进平滑肌细胞分化
D. 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E. 促进淋巴细胞分化
9. [多选题]下述表现属于血管外溶血的是 ( )
A. 脾肿大
B. 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C. 网织红细胞增高
D. 遗传性多见
E. 常见红细胞形态改变
10.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Coombs试验可为阳性 ( )
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淋巴瘤
C. 系统性红斑狼疮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多发性骨髓瘤
11. [多选题]凝血因子检测准确性与以下哪些描述有关( )。
A. 血液标本采血不顺利,可使凝血因子活性假性增高
B. 低温保存标本,可使凝血因子活性减低
C. 输血不影响凝血因子检测
D. 低温保存标本,可使凝血因子活性假性增高
E. 输血后7天才能检测凝血因子
12. [多选题]诊断溶血性疾病的必需条件是
A. 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
B. 贫血
C. 网织红细胞增高
D. 血清胆红素增高
E. 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13. [多选题]下列哪项符合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 )
A. 血小板聚集在血小板之间进行
B. 血小板聚集需GPⅡb/Ⅲa、Fg和钙离子,三者缺一不可
C. PFA是血小板诱聚剂
D. 体外血小板也可发生聚集
E. 血小板聚集通常发生在血小板激活以后
14. [多选题]缺铁性贫血可能出现 ( )
A. 反甲
B. 口角炎
C. 易食癖
D. 脾肿大
E. 萎缩性胃炎
15. [多选题]关于血凝标本,描述正确的是( )。
A. 凝血试验所用真空管盖颜色为浅蓝色
B. 凝血试验枸橼酸钠抗凝浓度0.109mol/L
C. 抗凝剂与血液比1:9
D. 凝血试验抗凝可以使用50%枸橼酸钠
E. 标本量太多或太少不影响检验结果
16. [多选题]用于筛查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方法有( )。
A. 直接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
B. 间接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
C. 单克隆抗体血小板固定试验
D. 流式微球芯片技术
E. 改进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7. [多选题]机体储存铁缺乏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A. 血清铁蛋白<14μg/L
B.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C. 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
D. 红细胞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
E. 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20%
18. [多选题]下列对治疗反应良好,缓解期较长的AML核型是 ( )
A. t(4;11)
B. t(8;21)
C. t(8;14)
D. t(9;22)
E. t(15;17)
19. [多选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有( )。
A. PML-RARα
B. RARa-PML
C. PLZF-RARα
D. t(15;17)(q22;q12)
E. t(11;17)(q23;q21)
20. [多选题]以下关于原位溶血或无效造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营养因素或先天性膜、酶、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等因素所致
B. 于有核红细胞阶段或释放人周围血液循环中立刻破裂或溶血
C. 骨髓向外周循环中输出红细胞减少
D. 属于血管内溶血
E. 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