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正高在线题库实战练习(U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07-29   [手机版]    

卫生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正高在线题库实战练习(U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正高在线题库实战练习(U0),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评热病论》“阴阳交”的病机是

A. 阴邪入于阳分交结不解
B. 阳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
C. 正胜邪却,阴阳交争
D. 阴精与阳气交结不清
E. 以上均不是


2. [单选题]久病患者面黄肌瘦,气短懒言,腹满纳呆,不思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舌暗红少苔,脉沉而涩,治当选用

A. 薯蓣丸
B. 黄芪建中汤
C. 小建中汤
D. 大黄廑虫丸
E.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3. [多选题]出现下列哪些症状,可用大承气汤攻下( )

A. 短气腹满而喘
B. 大便硬
C. 微发热恶寒
D. 手足濈然汗出
E. 潮热


4. [单选题]某女,39岁。大便干燥如羊粪,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腹胀作痛,五心烦热,口干欲饮,舌红少津,脉细涩。

A. 塞因塞用
B. 通因通用
C. 寒因寒用
D. 热因热用
E. 热者寒之


5. [多选题]开窍法的作用是:( )

A. 清心化痰
B. 苏醒神志
C. 开闭通窍
D. 祛风通窍
E. 芳香透络


6. [多选题]关格在调摄方面正确的有

A. 预防感冒
B. 注意口腔卫生
C. 控制蛋白的摄入量
D. 保持皮肤清洁
E. 有水肿者忌盐


7. [多选题]原发性痛风防治要求达到下述目的

A. 调节饮食,防止过胖
B. 终止急性发作,防止复发
C. 纠正高尿酸血症
D. 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E. 鼓励多饮水


8. [单选题]《金匮要略》妊娠呕吐谓之

A. 恶阻
B. 胞阻
C. 子痫
D. 子淋
E. 子肿


9. [单选题]据《素问·咳论》内容,症见“咳而失气”者,病属

A. 三焦咳
B. 小肠咳
C. 大肠咳
D. 胃咳
E. 肺咳


10. [多选题]阳明病的外证有( )

A. 身热
B. 汗自出
C. 不大便
D. 不恶寒,反恶热
E. 腹胀满


11. [单选题]据《素问·五藏别论》,水谷入口,则

A. 肠实而胃虚
B. 胃实而肠虚
C. 肠胃俱实
D. 肠胃俱虚
E. 以上均不是


12. [多选题]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主症包括

A. 胃痛隐隐
B. 脘痛连胁
C. 胀满拒按
D. 攻撑作痛
E. 嗳气频频


13. [单选题]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若违逆秋季养生原则,冬季可能发生的病是

A. 痿厥
B. 寒变
C. 飧泄
D. 疟
E. 痰痹


14.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证可用肾气丸治疗( )

A.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B. 消渴,饮水一斗,小便一斗
C. 短气有微饮,小便不利
D. 皮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
E. 妇人烦热,倚息不得卧,不得溺


15. [多选题]阳黄湿热兼表型宜选用

A. 茵陈蒿汤
B. 甘露消毒丹
C. 茵陈术附汤
D.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E. 茵陈四苓散


16. [单选题]《灵枢·营卫生会》认为,下焦的生理特征为

A. 如雾
B. 如泌
C. 如沤
D. 如渎
E. 如衡


17. [多选题]脂蛋白是由什么物质所组成的复合体

A. 游离脂肪酸
B. 蛋白质
C. 胆固醇
D. 甘油三酯
E. 磷脂


18. [多选题]治疗阴阳两虚的方剂有下列哪些( )

A.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B. 薯蓣丸
C. 麦门冬汤证
D. 肾气丸
E. 酸枣汤


19. [单选题]下列含有干姜、生姜的方剂是

A. 小半夏汤
B. 半夏干姜散
C. 生姜半夏汤
D. 干姜人参半夏丸
E. 小半夏加茯苓汤


20. [单选题]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梦哭"是由于

A. 肺气盛
B. 肺气虚
C. 肾气盛
D. 肾气虚
E. 心气虚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olvy9q.html
  • 下一篇:2025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卫生高级职考试历年试题(U0) 扶助人体阳气的治法包括( )阳明清法三证是“仓廪不藏者,45岁。因思虑过度,二年不寐,脉缓。据《内经》情志相胜的原理,当采用以下何种治法患者身体疼痛,但关系最密切的是发热# 里急后重 心下痞硬# 利下不止# 利下赤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