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不属于养生基本原则的是
A.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B. 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C. 突出精神心理健康
D. "节阴阳而调刚柔"的守中思想
E. 辨证论治
2. [单选题]关于青少年期的一般心理特点
A. 判断力强
B. 意志坚定
C. 自我意识基本形成
D. 韧性强
E. 以上都不对
3. [单选题]痰火凝结之瘿瘤、瘰疬选用的最佳药物是
A. 栀子
B. 谷精草
C. 青葙子
D. 夏枯草
E. 密蒙花
4. [单选题]水湿浸淫型水肿的形成与下列哪些脏器关系最密切
A. 脾肾
B. 肺肾
C. 肺脾
D. 肺三焦
E. 肺膀胱
5. [单选题]下面有关中药道地药材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
B. 广东的陈皮、砂仁、薄荷
C. 云南的三七、茯苓
D. 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
E. 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
6. [单选题]患者两个月来关节肿大窜痛,屈伸不利,恶风怕冷,虽经治疗,症无改善,又增关节局部灼热,口干便燥,脉滑稍数,舌苔薄黄,主方选用
A. 白虎桂枝汤
B. 薏苡仁汤
C. 防风汤
D. 桂枝芍药知母汤
E. 犀角散
7. [单选题]先天之精是指
A. 生殖之精
B. 脏腑之精
C. 精血的统称
D. 水谷精微
E. 以上都不是
8. [单选题]由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组成的方剂是
A. 玉女煎
B. 泻白散
C. 白虎汤
D. 清胃散
E. 麦门冬汤
9. [单选题]痰湿咳嗽的痰味是
A. 甜味
B. 苦味
C. 辛味
D. 酸味
E. 咸味
10. [单选题]感冒之因虽多,但有主次不同,其主因是
A. 寒邪入中
B. 风邪侵袭
C. 热邪犯胃
D. 燥邪入侵
E. 外湿浸渍
1.正确答案 :E
解析: 辨证论治,又称为辨证施治。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所谓“论治”,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2.正确答案 :C
3.正确答案 :D
解析:夏枯草
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应用
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
2.瘰疬、瘿瘤。
3.乳痈肿痛。
4.正确答案 :C
5.正确答案 :B
解析:主要道地药材
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6.正确答案 :D
解析:此为行痹,有化热之象,故选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通络、除湿清热。
7.正确答案 :A
解析:先天之精:这种精气先身而生,是生命的基本物质,禀受于父母,故称之为先天之精。这种先天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8.正确答案 :A
解析:玉女煎【组成药物】石膏 熟地 麦冬 知母 牛膝
泻白散【组成药物】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 粳米
白虎汤【组成药物】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
清胃散【组成药物】黄连、升麻、生地黄、牡丹皮、当归
麦门冬汤【组成药物】麦门冬、人参、粳米、大枣、半夏、甘草
9.正确答案 :A
解析:咳嗽的辩证
(1)咳嗽一般从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以及加重因素鉴别。
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作者,多为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引起;若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咳声粗浊者,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所致;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肺燥阴虚;夜卧咳嗽较剧,持续不已,少气或伴气喘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多属痰湿;情志郁怒加重者因于气火;劳累、受凉后加重者多为痰湿、虚寒。
(2)痰液从色、质、量、味等辨别。
咳而少痰者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常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虚、属寒;咯吐血痰者,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者,为痰热瘀结成痈之候;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者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10.正确答案 :B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om2xp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