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有关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心电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有关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心电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有关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可呈现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改变 
  B. 心电图不可能正常 
  C. 心电图仅表现为一侧心室肥大 
  D. 心电图诊断双侧心室肥大敏感性较差 
  E. 胸导联可出现左心室肥大图形,而额面QRS心电轴可右偏 
 
[单选题]窦性心动过缓时出现心排血量不足可用何药治疗
  A. 胺碘酮 
  B. 洋地黄 
  C. 多巴胺 
  D. 异搏定 
  E. 阿托品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当心肌细胞复极时,膜电位恢复到-80mV~-90mV,意味着
  A. 相对不应期结束,进入超常期 
  B. 给予任何刺激都能使心肌产生一次可以扩布的动作电位 
  C. 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D. 由于膜电位比完全恢复极化状态时更接近阈电位,因此兴奋性减低 
  E. 心肌细胞兴奋性低,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膜电位恢复到-80~-90mV,意味着相对不应期结束,进入超常期。在超常期内虽然兴奋性增高,但由于钠通道活性未完全恢复,兴奋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完全恢复到极化状态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要低,兴奋传导的速度比正常要慢。
[单选题]关于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 
  B. ST段呈水平型压低≥0.1mV 
  C. ST段呈下斜型压低≥0.1mV 
  D. 持续时间≥1分钟 
  E. 2次发作间隔时间≥1分钟 
 
正确答案 :A
解析: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是常规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动态心电图由于导联系统不同,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常采用"3个1标准",即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0.1mV),持续时间≥1分钟,2次发作间隔时间≥1分钟。
[单选题]心肌梗死急性期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
  A. T波高耸,无ST段抬高和坏死性Q波出现 
  B. T波高耸,随即出现ST段抬高,无坏死性Q波出现 
  C.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坏死性Q波,伴T波倒置 
  D. 抬高的ST段回到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深,存在坏死性Q波 
  E. ST-T多数基本恢复正常,存在坏死性Q波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心肌梗死的"损伤型"心电图改变表现为
  A. 病理性Q波 
  B. R波电压降低 
  C. ST段抬高 
  D. T波直立高耸 
  E. T波对称 
 
正确答案 :C
解析:病理性Q波是心肌坏死的心电图表现,ST段抬高是心肌损伤(心肌严重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单选题]以下为运动试验的阳性判断标准,但不包括
  A.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 
  B. ST段抬高≥0.1mV 
  C. 运动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D. 如果运动前心电图ST段已下移,则运动中在原基础上应再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 
  E. 运动中及运动后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正确答案 :C
解析:运动试验中出现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包括心肌缺血,但心律失常本身不能作为心肌缺血的阳性判断标准。
[单选题]关于Mahaim纤维心电图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PR间期正常或延长 
  B. QRS波群时限正常或延长,起始部可见delta波 
  C. 可出现ST-T改变 
  D. 可引起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也可引起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E. 仅能发生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关于房室传导比例3:1的房室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3:1阻滞提示阻滞部位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B. 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心室夺获的PR间期固定不变,则为二度Ⅱ型 
  C. 可以是二度Ⅱ型,亦可以是二度Ⅰ型 
  D. 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E. 药物亦可引起3:1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 :A
解析:房室传导比例≥3: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定义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1房室阻滞可能为二度Ⅱ型,亦可能为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应注意鉴别。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若心室夺获的PR间期均相等,则为Ⅱ型阻滞,PR间期不等可能为Ⅰ型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无论是病理性还是药物所致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引起晕厥。3:1阻滞本身不能确定阻滞的部位,下传的QRS波群增宽可提示阻滞发生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