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可用于区别3-羟基黄酮与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有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0-04-06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可用于区别3-羟基黄酮与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有"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药师频道。

[多选题]可用于区别3-羟基黄酮与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有

A. 盐酸-镁粉反应
B. Gibb反应
C. Emerson反应
D. 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
E. 四氢硼钠反应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下列几项中,不属于桂枝适应证的是

A. 风寒表实证
B. 风寒表虚证
C. 血热瘀滞
D. 阳虚心悸
E. 风寒湿痹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桂枝的适应证。桂枝功能发汗解表,助阳化气,温通经脉,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表(实、虚)证,风寒湿痹证,阳虚心悸。无凉血活血之功,不能治疗血热瘀滞。故答案应选择E。


[单选题]罂粟壳煎汤内服的用量是

A. 6~12g
B. 3~6g
C. 10~15g
D. 0.1~0.5g
E. 15~20g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罂粟壳【功效】敛肺、涩肠、止痛。内服用量3~6g。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儿童禁用。故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生用能敛肺清火利咽,煨用涩肠止泻的药物是

A. 石榴皮
B. 乌梅
C. 山茱萸
D. 五味子
E. 诃子

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查收涩药诃子的用法。每味药物的用法与功效密切关联。五个备选药中,关注"利咽"功效,乌梅、石榴皮、五味子均能涩肠止泻,但无利咽之功,可排除;山茱萸无止泻功效,也排除。诃子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下气利咽功效。其用法:生用能敛肺清火利咽,煨用涩肠止泻,故选D。


[单选题]下列治法中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是

A. 益火补土
B. 滋水涵木
C. 金水相生
D. 培土生金
E. 培土制水

正确答案 :E

解析: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故此题只有培土制水符合题意。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E。


[单选题]对阳热亢盛为主的实热证,应采取的治疗原则是

A. 用热远热
B. 热因热用
C. 热者寒之
D. 以热治寒
E. 以热治热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实热证应采取的治疗原则。


[单选题]标签上必须注明产地的是

A. 中成药
B. 血液制品
C. 化学原料药
D. 中药饮片

正确答案 :D

解析: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贴有标签。中药饮片的标签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批准文号。


[单选题]用消积导滞法治疗腹泻,属于

A. 寒者热之
B. 塞因塞用
C. 热因热用
D. 通因通用
E. 热者寒之

正确答案 :D

解析:通因通用:是反治法之一,指有泻下症状,而仍然使用通下方法治疗。适用于内有积滞而外见泻痢的证候,如伤寒阳明证热结旁流之类。


[多选题]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来判断疾病的转归,下列为逆的有

A. 肾病面黑见沉脉
B. 心病面赤见沉脉
C. 肺病面白见洪脉
D. 肝病面青见浮脉
E. 肝病面青见沉脉

正确答案 :BCD

解析: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来判断疾病转归的原则是,以"色脉相符"或"相生"为顺,以"色脉相克"为逆。肝病色青见弦脉,是色脉相符为顺,若反见浮脉(通常属肺金之脉)则为逆;心病色赤脉洪,是色脉相符为顺,若反见沉脉(通常属肾水之脉)则为逆;肺病色白脉浮,是色脉相符,若反见洪脉(通常属心火之脉)则为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C答案为水生木的关系,E答案是色脉相符,均属顺证。


[单选题]能清肺平喘的药物是

A. 僵蚕
B. 天麻
C. 蜈蚣
D. 地龙
E. 全蝎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组题考查平肝息风药地龙的功效。思路:备选药全蝎、蜈蚣均能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天麻与僵蚕均能息风止痉,祛风;天麻还能平抑肝阳,通络;僵蚕还可化痰散结,止痛,均无清肺平喘,清热利尿功效,故均排除。惟地龙能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功效,故均选E。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oqeovn.html
  • 下一篇:下列苷元,无旋光性的是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新药是指伤食泄泻宜选用的方药是五灵脂的功效是未曾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改变剂型的已上市药品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