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不符合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的表现是
A. 病灶边缘较清楚,如有渗出性反则较模糊
B. 大量结核菌一次或短时间内数次侵入血循环,到达肺部所引起
C. 1周内可出现典型的结节影
D. 两肺从肺尖到肺底均匀分布,小点状阴影,约2mm大小
E. 病灶大小、密度基本相同,短期病灶可融合
2. [单选题]贝母瓜蒌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茯苓
B. 桔梗
C. 橘红
D. 胆南星
E. 花粉
3. [单选题]黄疸病,鉴别湿邪为患与非湿邪为患的要点是
A. 发热否
B. 口渴否
C. 恶寒否
D. 呕吐否
E. 小便利否
4. [单选题]苏合香丸配伍诃子的用意是
A. 敛阴止渴
B. 涩肠止泻
C. 敛肺止咳
D. 敛气护正
E. 利咽开音
5. [单选题]枳实导滞丸与木香槟榔丸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 泽泻、茯苓
B. 香附、木香
C. 黄芩、黄柏
D. 大黄、黄连
E. 青皮、枳壳
6. [单选题]车前子入汤剂时,其用法是
A. 后下
B. 包煎
C. 烊化
D. 另煎
E. 先煎
7.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夫脉者”,为
A. 神明之府
B. 心之府
C. 气之府
D. 精之府
E. 血之府
8. [单选题]淋家误用汗法可引起
A. 尿血
B. 口舌干燥
C. 大汗出
D. 便血
E. 小腹弦急
9. [单选题]既能杀虫消积又能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A. 苦楝皮
B. 大腹皮
C. 使君子
D. 槟榔
E. 川楝子
10. [单选题]少阳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由表入里,由寒转热的中间过渡阶段,其病既不同于太阳之表寒,又不同于阳明之里热,其病属于
A. 表里俱热
B. 表里俱寒
C. 热郁表里之间
D. 表热里寒
E. 表寒里热
1.正确答案 :C
2.正确答案 :D
解析:贝母瓜蒌散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肺燥伤津,津灼为痰所致。治当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方中瓜蒌清肺润燥,理肺化痰,为君药。贝母润肺清热,化痰止咳,助瓜蒌清肺润燥;天花粉润燥生津,清热化痰,助瓜蒌润肺化痰,共为臣药。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痰生之源;桔梗宣利肺气,使肺气宣降有权,共为佐药。诸药配伍,以使肺燥得润,肺热得清,痰邪得化,肺气得平,病证得除
3.正确答案 :E
解析: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
原文: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提要:本条论述湿重于热的黄疸证治。
病因病机:湿热黄疸,湿多热少。
证候:全身发黄,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小便不利,苔腻淡黄等症。
辨证:湿重于热。
治则:利湿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除湿。
4.正确答案 :D
解析: 以诃子固守敛气,助白术扶助正气,兼防芳香辛散太过。苏合香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寒痰郁闭心窍所致。治当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方中苏合香、冰片、麝香、安息香、青木香、香附、白檀香、丁香、沉香、荜茇,芳香开窍醒神,行气解郁化浊,散寒止痛。心主血,以熏陆香活血化瘀,芳香解毒。气主动,以白术健脾益气。辛散耗气,以诃子固守敛气,助白术扶助正气,兼防芳香辛散太过。水牛角清心解毒,兼防辛温燥化。朱砂重镇安神,并制约温燥芳香太过。诸药配伍,以奏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之效
5.正确答案 :D
6.正确答案 :B
解析:车前子
性能: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2013
应用:
1.淋证,水肿。
2.泄泻。
3.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善清肝热而明目。
4.痰热咳嗽。能清肺化痰止咳。
用法用量:煎服。宜包煎。
7.正确答案 :E
解析:血之府
8.正确答案 :D
9.正确答案 :D
解析:槟榔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2012
应用:
肠道寄生虫病。
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
水肿,脚气肿痛。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
10.正确答案 :C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oqkz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