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德依靠下列哪些非强制力量维系: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19-10-13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德依靠下列哪些非强制力量维系:"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云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预防医学科)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频道。

[多选题]医德依靠下列哪些非强制力量维系:

A. 卫生法规
B. 社会舆论
C. 传统习俗
D. 内心信念
E. 行政律令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不能作为医院感染的同义词是

A. 交叉感染
B. 医院内感染
C. 医院获得性感染
D. 医源性感染
E. 医疗机构相关性感染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是

A. 病原体、人体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B. 微生物媒介与宿主
C. 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
D. 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与终末宿主
E. 病人、污染物和外界环境

正确答案 :A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核学生对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B","病人、污染物和外界环境"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因为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才叫传染。应复习传染的概念;②选答"D","微生物媒介与宿主"是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条件,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③选答"E","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是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要点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是变化的条件,人体是变化的根据,病原体要通过人体起作用,至于环境因素,不仅可以改变病原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可以引起它们遗传性质的改变,使之丧失或获得新的对人体的致病能力,因此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是病原体、人体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单选题]输卵管自内向外的解剖分段是:( )

A. 峡部、壶腹部、漏斗部、伞部
B. 峡部、壶腹部、伞部、漏斗部
C. 漏斗部、峡部、壶腹部、伞部
D. 壶腹部、峡部、漏斗部、伞部
E. 峡部、漏斗部、壶腹部、伞部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以下为急性心肌炎可能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

A. QRS波群低电压和异常Q波
B. 无QT间期延长
C. ST段抬高或下移
D. 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E. 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 :B

解析:急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呈弥漫性炎性浸润,心肌细胞发生变性、溶解和坏死,并可累及起搏点和传导系统,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传导阻滞等;心肌损害亦可引起QRS波群低电压、ST-T改变等;严重心肌损害可出现ST段抬高和异常Q波,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约30%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可有QT间期延长。


[单选题]药物的起效可能取决于( )

A. 生物转化
B. 以上均可能
C. 血药浓度
D. 分布
E. 吸收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根据三个环节两个因素的学说,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B. 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D. 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
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医学模式是人们在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时的思想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已经发展为现代的( )

A. 生物-基因-环境医学模式
B.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 生物-环境-社会医学模式
D. 生物-群体-环境医学模式
E. 疾病-环境-社会医学模式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产前检查的时间从何时开始

A. 妊娠20周
B. 早孕确诊时
C. 妊娠30周
D. 妊娠12周
E. 妊娠28周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男性患儿,2岁,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散在小水泡音,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青霉素试敏(+),宜用

A. 氯霉素
B. 四环素
C. 头孢唑啉
D. 磺胺嘧啶
E. 红霉素

正确答案 :E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p09me1.html
  • 下一篇:社会主义的医德关系应是: 经治疗病情未减轻,地方性和季节性 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后免疫力# 有传染性,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决定#必要性和可行性# 充分性和实际性 必要性和充分性 实际性和可行性 可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