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反映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是( )。
A. 疾病
B. 证候
C. 症状
D. 体征
2. [单选题]《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虚里是( )。
A. 脾之大络
B. 心之大络
C. 肺之大络
D. 胃之大络
3. [单选题]泄泻的病位主要在( )。
A. 脾
B. 胃
C. 肝
D. 肠
4. [单选题]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A. 神阙、中脘
B. 关元、足三里
C. 气海、足三里
D. 关元、中脘
5. [单选题]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思则( )。
A. 气上
B. 气下
C. 气消
D. 气结
6. [单选题]外伤所致的肌肤破损,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为破伤风,这属于发病类型中的( )。
A. 徐发
B. 伏而后发
C. 继发
D. 复发
7. [单选题]和血共进于脉中,称“荣气”是( )。
A. 营气
B. 寒气
C. 卫气
D. 元气
8.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是痢疾的主症?( )
A. 腹痛腹泻
B. 里急后重
C. 便下赤白脓血
D. 泻下粪便如米泔水
9. [单选题]手厥阴经与手少阳经交接于( )。
A. 足小趾端交接
B. 目锐眦交接
C. 手次指端交接
D. 无名指端交接
10.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 )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A. 经络
B. 六腑
C. 奇恒之腑
D. 五脏
1.正确答案 :A
解析: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整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2.正确答案 :D
解析:《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
3.正确答案 :A
解析: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外感湿邪,困阻脾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从而横逆犯胃;素体脾胃虚弱;年老、久病、房劳使肾阳虚衰,不温脾阳;以上都是在损伤脾胃的基础上致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而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4.正确答案 :B
解析:关元穴为小肠经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心与小肠相表里,足三里为足三阳经的交会穴,加此二穴可共同起到振奋心阳的作用。
5.正确答案 :D
解析:七情内伤影响脏腑气机的表现为:“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悲则气消,思则气结。”
6.正确答案 :B
解析: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这种发病形式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外感性疾病多见于感受温热邪气所形成的“伏气温病”等。外伤所致的肌肤破损,经过一段时间后,发为破伤风、狂犬病等亦属伏而后发。伏而后发形成的机理多是由于当时感邪较轻,或外邪入侵时正气处于内敛时期,而邪气处于机体较浅部位,因而正邪难以交争,邪气得以伏藏。伏邪发病时,病情一般较重且多变。
7.正确答案 :A
解析:营气,又名“荣气”,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作用的气。
8.正确答案 :D
解析:痢疾的主症为下痢脓血黏液、腹痛、便下赤白血脓、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
9.正确答案 :D
解析:足太阳和足少阴在足小趾端交接;手少阳和足少阳在目锐眦交接;手太阴和手阳明在手次指端交接:手厥阴和手少阳在无名指端交接。
10.正确答案 :D
解析:整体性是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首先,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许多执行不同机能的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由于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了人这个整体。此外,中医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而人的精神和形体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精神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是形体的产物,但对形体也可发生反向作用。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p5ql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