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推拿按摩主治考试模拟试题(F9),更多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推拿按摩主治考试模拟试题(F9),更多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卫生法中刑事责任的犯罪构成是
  A.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动机、犯罪主观方面 
  B. 犯罪动机、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C.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D. 犯罪客体、犯罪动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E.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动机 
 
2. [单选题]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A. 健脾益气,和中养胃 
  B. 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C. 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D. 健脾养胃,理气化痰 
  E. 健脾助运,养胃渗湿 
 
3. [单选题]白虎加人参汤所治消渴证的病机是
  A. 肾气不化、津不上承 
  B. 肾阳虚衰、水饮内停 
  C. 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D. 阴虚内热、虚火上炎 
  E. 胃热独盛,津气两伤 
 
4. [单选题]在"于是始悟血之复来,由于寒凉速之也"中,"速"之义为( )
  A. 迅快 
  B. 招致 
  C. 请来 
  D. 速度 
 
5. [单选题]四神丸的功用是
  A.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B. 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C. 温中涩肠,益气固脱 
  D. 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E. 补气健脾,涩肠止泻 
 
6. [单选题]正常成人网织红细胞百分数是
  A. 0.5%~1.2% 
  B. 1.0%~1.5% 
  C. 0.5%~1.0% 
  D. 0.5%~1.5% 
  E. 0.5%~2.0% 
 
7. [单选题]下列各句中不含异体字的是( )
  A. 其气哽哽 
  B. 固以法瞰之 
  C. 三饮之甦矣 
  D. 以赀爵万户 
  E. 犁然可揉 
 
8. [单选题]饮病的主脉是
  A. 沉弦 
  B. 偏弦 
  C. 双弦 
  D. 微弦 
  E. 紧弦 
 
9. [单选题]推拿医术可能起源于( )
  A. 自觉的医疗行为 
  B. 远古遗迹的记载 
  C. 自发的本能行为 
  D. 古代圣人的发明 
 
10. [单选题]银翘散的组成药物除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外,其余的是
  A. 竹叶、杏仁、桔梗、甘草 
  B. 苏叶、桔梗、芦根、甘草 
  C. 薄荷、杏仁、桔梗、甘草 
  D. 薄荷、竹叶、桔梗、甘草 
  E. 薄荷、杏仁、竹叶、甘草 
 
11. [单选题]下列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B. 热退后症状减轻 
  C. 血小板常减少 
  D. 外周血白细胞常减少 
  E. 临床上都有五期经过 
 
12. [单选题]《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的主编是( )
  A. 张机 
  B. 张介宾 
  C. 陈梦雷 
  D. 杨树达 
  E. 叶圣陶 
 
13. [单选题]乌梅丸主治
  A. 蛔厥 
  B. 痰厥 
  C. 气厥 
  D. 寒厥 
  E. 热厥 
 
14. [单选题]在临床医学研究开始之前,必须要把研究方案提交到哪个部门进行审查
  A. 医院党委 
  B. 科研处 
  C. 科研评定委员会 
  D. 伦理委员会 
  E. 病人所在病房的领导 
 
15. [单选题]关于“金破不鸣”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久病音哑者多见 
  B. 久病失音者多见 
  C. 多属实证 
  D. 病机为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 
  E. 暴怒喊叫,伤及喉咙导致音哑或失音者 
 
16. [单选题]具有清肺止咳功效的利水渗湿药物是
  A. 海金沙 
  B. 石韦 
  C. 地肤子 
  D. 金钱草 
  E. 虎杖 
 
17. [单选题]既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又能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药物是
  A. 丹参 
  B. 郁金 
  C. 五灵脂 
  D. 红花 
  E. 桃仁 
 
18. [单选题]黄疸病中,最多见的病机是
  A. 寒湿发黄 
  B. 火劫发黄 
  C. 燥结发黄 
  D. 湿热发黄 
  E. 虚劳萎黄 
 
19. [单选题]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A. 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 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 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 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 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20. [单选题]苏合香丸配伍诃子的用意是
  A. 敛气护正 
  B. 敛肺止咳 
  C. 涩肠止泻 
  D. 敛阴止渴 
  E. 利咽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