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临床药学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历年试题(M5),更多临床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高血压危象时首先选用降低血压的是
A.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B. 卡托普利口服
C. 硝普钠静滴
D. 硝苯地平口服
E. 呋塞米稀释后静注
2. [多选题]下列关于粉末直接压片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 省去了制粒、干燥等工序,节能省时
B. 产品崩解或溶出较快
C. 是国内应用广泛的一种压片方法
D. 适用于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
E. 粉尘飞扬小
3. [单选题]患者男性,21岁,因患牙周炎给予甲硝唑400mg,每日3次,患者于服药第2日始感吃东西无味,且逐渐加重,口淡如水。查体:舌苔增厚,原患处尚有轻度肿胀,余未见异常。给患者分别进食酸、甜食物,未能分辨。为明确是否药物所致,令其停药,改用其他药物治疗,停药后患者味觉逐渐恢复,能辨别各种不同味道。重新给予甲硝唑上述症状又出现,患者在此期间未服其他药物,过去也未有过类似现象,故考虑为甲硝唑所致。这属于
A. 毒性作用
B. 不良反应
C. 后遗反应
D. 停药反应
E. 变态反应
4. [单选题]过怒主要影响的功能是( )
A. 呼吸功能
B. 藏血功能
C. 疏泄功能
D. 经气功能
E. 运化功能
5. [多选题]关于成本,叙述正确的是
A. 成本是指人们为达成一事或获得一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B. 成本是目标的负贡献
C. 成本可能随着备选方案的不同而不同
D. 不利的或有害的产出,是获得收益的代价,是实施该方案的成本
E. 医疗过程的实际消耗
6. [单选题]丙二醇属于下述哪类溶剂
A. 极性溶剂
B. 高分子溶剂
C. 非极性溶剂
D. 低分子溶剂
E. 半极性溶剂
7. [单选题]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及哺乳妇女止痛的原因是
A. 促进组胺释放
B. 激活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C. 抑制呼吸,对抗缩宫素作用
D.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活动
E. 以上都不是
8. [单选题]下面有关药物剂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制剂的研制过程称为制剂
B. 药物剂型包括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
C. 制剂的目的之一是减少毒副作用
D. 剂型的不同给药方式导致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也不同
E. 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可增强其疗效
9. [多选题]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有
A. 青霉素
B. 庆大霉素
C. 红霉素
D. 四环素
E. 林可霉素
10. [单选题]足少阳胆经作为阳经循行于( )
A. 身侧边
B. 身前
C. 身后
D. 足阳明胃经内侧
E. 足太阳膀胱经内侧
11. [多选题]细菌耐药性机制包括
A. 产生水解酶
B. 改变细菌胞质膜的通透性
C. 改变细菌的靶位结构
D. 促进细菌DNA合成
E. 促进细胞壁合成
12. [单选题]制备注射剂过程中所使用的玻璃容器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A. 无色透明
B. 具有较高熔点
C. 具有低膨胀系数
D. 化学稳定性高
E. 不得有气泡、麻点与沙粒
13.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下列情形按假药论处的是
A. 不注明生产批号的
B. 被污染的
C. 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及辅料的
D. 超过有效期的
E. 药品所合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成分不符的
14. [单选题]关于疼痛的基本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 疼痛是由于机体内外较强刺激产生的一种症状
B. 疼痛是机体的主观感觉和体征
C. 不能单纯依靠疼痛出现与否来判断机体有无伤害
D. 每个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差异不大
E. 每个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不同
15. [多选题]关于高钾血症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使用呋塞米使钾经肾排出
B. 使用碳酸氢钠可同时纠正酸中毒
C. 使用葡萄糖酸钙可直接对抗血钾过高对细胞膜极化状况的影响,使阈电位恢复正常
D. 高钾血症可引起心搏骤停,一旦出现应紧急治疗
E. 治疗高钾血症,可用离子交换树脂
16. [单选题]医务人员在药物临床应用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A. 安全、有效
B. 安全、有效、经济
C. 安全、有效、方便
D. 安全、有效、稳定
E. 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17. [多选题]卡那霉素的不良反应为
A. 造血功能损害
B. 前庭功能损害
C. 耳蜗神经损害
D. 神经肌肉阻断
E. 二重感染
18. [单选题]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属( )
A. 肾精久耗
B. 肾阳亏虚
C. 水饮内停
D. 血瘀日久
E. 寒湿带下
19. [多选题]以下哪些药物在体内直接作用于DNA
A. 长春新碱
B. 塞替哌
C. 白消安
D. 甲氨蝶呤
E. 卡莫司汀
20. [单选题]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可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症状加重的原因是
A. 扩大了大动脉,降低了周围血压
B. 扩大了小动脉,左室射血分数减少
C. 扩张了小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
D. 冠状动脉收缩
E. 心肌耗氧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