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心血管内科正高医学职称在线题库冲刺(J7),更多心血管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白虎汤组成药物的是( )
A. 生石膏
B. 知母
C. 甘草
D. 生地
E. 粳米
2. [单选题]不属于四神丸组成的是( )
A. 补骨脂
B. 肉豆蔻
C. 吴茱萸
D. 五味子
E. 肉桂
3. [多选题]与预激综合征有关的传导纤维束包括( )
A. James tract
B. bundle of Kent
C. Backman bundle
D. Mahaim fiber
E. ligament of Mashell
4. [单选题]四神丸的主治是( )
A. 脾胃虚寒证
B. 肾阳不足证
C. 湿热痢疾
D. 脾虚泄泻
E. 脾肾阳虚泄泻证
5. [多选题]从腋下走出的经脉是( )
A. 手太阴经
B. 足厥阴经
C. 足太阴经
D. 手少阴经
E. 手厥阴经
6. [多选题]病人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见于( )
A. 痰饮内停
B. 湿热内蕴
C. 热入营血
D. 阳气虚弱
E. 瘀血内阻
7. [多选题]下列脏腑中与胸痹的发生密切相关的有(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8. [多选题]心力衰竭患者首诊的常规检查:
A. 心电图
B. 超声心动图
C. 胸部X线片
D. 血常规、尿常规
E. 血清电解质(钙、镁)、肾功能(BUN、Cr)、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
9. [多选题]奇经八脉的作用是( )
A. 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B. 加强五脏六腑间的联系
C. 与肝、肾、脑、髓关系密切
D.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E. 统率全身经脉
10.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行针手法有( )
A. 催针法
B. 提插法
C. 捻转法
D. 震颤法
E. 刮针法
11. [多选题]呼吸兴奋剂在呼吸衰竭治疗的适应证是( )
A. 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
B. 呼吸道分泌物积滞
C. 呼吸道通畅
D. 肺水肿
E. 呼吸肌功能正常
12. [多选题]严重二尖瓣狭窄可发生下列哪些并发症
A.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B. 肺水肿
C. 右心衰竭
D. 肺部感染
E. 房颤
13. [多选题]对于80岁以上老年人,以下治疗策略正确的有( )
A. 由于高龄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出血风险高,对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治疗重点在于节律控制和心室率控制,不应积极使用华法林治疗
B. 与65岁以下患者比较,高龄老年患者从阿司匹林治疗中获益更显著
C. 对于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老年患者,应使用ACEI/ARB、β受体阻滞药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D.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高龄老年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50/90mmHg,若能够耐受可考虑降至<140/90mmHg
E. 高龄老年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获益和安全性均与年轻患者相当,同样需要强化降脂治疗
14. [多选题]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心电图表现为
A. 其后有代偿间歇
B. 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群之前、之后
C.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D. 提前出现的正常QRS波群
E. 长于正常PP间期的间歇后出现的正常的QRS波群,P波缺失
15. [多选题]关于高血压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高血压分1、2、3级
B. 在不同国家、地区或种族之间划分标准不统一
C. 老年人高血压多为收缩压升高
D. 老年人高血压多为舒张压升高
E. 在不同国家、地区或种族之间患病率不统一
16. [多选题]心房颤动患者合并下列哪些情况需要服用华法林
A.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B. 脑卒中史
C. 二尖瓣狭窄
D. 下肢动脉栓塞
E.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17. [多选题]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程序包括
A. 检查受害者反应并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系统
B. 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和进行人工呼吸
C. 检查脉搏(面向医务人员)
D. 胸外按压
E. 除颤
18. [单选题]血证的治疗原则为( )
A. 治标
B. 治本
C. 标本兼治
D.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E. 调整阴阳
19. [多选题]关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叙述正确的有( )
A. 随年龄增高,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显著上升
B. 近二三十年来,引起我国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已从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转为冠心病
C.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呈高发趋势,其中以男性70岁以上人群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增幅最大
D. 我国心肌梗死发患者数高于脑卒中
E.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于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20. [单选题]虚证的概念是( )
A. 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
B.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
C. 邪气亢盛,正气日衰,脏腑机能减退的病理反映
D. 正虚邪恋的病理反映
E. 邪正相持的病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