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药广义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药师频道。
[多选题]中药广义的不良反应还包括
A. 药品质量
B. 继发效应
C. 使用不当
D. 变态反应
E. 后遗效应
[单选题]体质偏阴者,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
A. 寒证、虚证
B. 热证、虚证
C. 里证、虚证
D. 里证、实证
E. 里证、寒证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以动物贝壳入药的药材有
A. 穿山甲
B. 桑螵蛸
C. 龟甲
D. 牡蛎
E. 珍珠母
正确答案 :DE
解析:本题考查常用动物类药材的来源。石决明、牡蛎、珍珠母、海螵蛸、蛤壳、瓦楞子属贝壳类。
[多选题]蒙药的药味有
A. 甘
B. 酸
C. 咸
D. 淡
E. 涩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ABCE本题考查蒙药的药味理论。蒙药有六种药味,即甘、酸、咸、苦、辛、涩。
[单选题]《本草纲目》是
A. 我国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B. 系统整理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
C. 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
D. 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古本草合刊本
E. 我国第一部成药典
正确答案 :C
解析:CABDE本题考查的是传统文献的内容。《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本草学专著;《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古本草合刊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成药典;《本草经集注》系统整理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本草纲目》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
[单选题]主升浮的药大多
A. 性温热,味辛甘咸
B. 性寒凉,味辛甘
C. 性寒凉,味酸苦咸
D. 性温热,味辛甘
E. 性温热,味酸苦咸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点是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确定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有:①药物质地轻重: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②药物的气味厚薄:气味薄者、大多升浮,气味厚者大多沉降;③药物的性味:性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物大多沉降;④药物的效用:能治疗病位在上在表、病势上逆疾病的药物性主升浮;能治疗病位在下在里、病势下陷疾病的药物性主沉降。
[多选题]五味子的性状特征有
A. 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
B. 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性
C. 果肉柔软,内含肾形种子1~2粒
D. 种皮薄而脆
E. 果肉气微味酸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本题考查五味子的性状特征。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性,果肉柔软,内含肾形种子1~2粒,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
[单选题]明矾煅制成枯矾最主要的目的是
A. 使药物疏松
B. 便于粉碎
C. 失去部分结晶水
D. 颜色洁白
E. 增强收敛止血作用
正确答案 :E
解析:煅枯后形成难溶性铝盐,内服后可与黏膜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覆盖于溃疡面上,保护黏膜不再受腐蚀,并有利于黏膜再生,还可抑制黏膜分泌和吸附肠异物,因此,枯矾消除了引吐作用,增强了止血止泻作用。外用能与蛋白质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而沉淀,减少疮面的渗出物而起生肌保护作用。答案选E
[单选题]酸不收敛湿邪,温不燥烈伤阴的药物是
A. 白芍
B. 栀子
C. 木瓜
D. 五味子
E. 鹿衔草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味药物的性味特点。木瓜性味酸温,入肝、脾经,能舒筋活络,祛除筋脉、经络之湿邪而除痹,还能入脾化湿和中,具有酸不收敛湿邪、温不燥烈伤阴之长。故答案应选择C。
[单选题]散布在体表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
A. 精
B. 气
C. 血
D. 津
E. 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津和液,同属于水液,来源于饮食,都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由于津和液的性状、功能及分布部位有所不同,因而又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则称为液。津和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但在对“伤津”和“脱液”等进行辨证论治时,又须加以区别。故此题应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