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神经外科卫生正高高级职称在线题库精选(J0),更多神经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神经外科卫生正高高级职称在线题库精选(J0),更多神经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关于颅内血管畸形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尸检显示静脉畸形发生率为0.5%~0.7% 
  B. 海绵状血管畸形发生率为0.5% 
  C. 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率为0.3% 
  D. 动静脉畸形发生率为0.1% 
  E. 临床工作中以动静脉畸形最常见 
 
2. [多选题]颅内压增高常见的原因为
  A. 颅脑损伤 
  B. 颅内肿瘤 
  C. 感染 
  D. 脑寄生虫病 
  E. 脑萎缩 
 
3. [单选题]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A. 血的生成 
  B. 气机调节 
  C. 气的生成 
  D. 血的统摄 
  E. 气的宣发 
 
4. [多选题]术中磁共振检查的优点包括
  A. 可以准确提供导航参数 
  B. 可以有效纠正脑组织漂移 
  C. 检查快速便捷 
  D. 检查时不需要改变患者体位 
  E. 检查时不存在放射性损伤 
 
5. [单选题]下列证型中,不属于郁证常见证型的是( )
  A. 肝气郁结 
  B. 气郁化火 
  C. 瘀血阻络 
  D. 忧郁伤神 
  E. 痰气郁结 
 
6. [多选题]病人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见于( )
  A. 痰饮内停 
  B. 湿热内蕴 
  C. 热入营血 
  D. 阳气虚弱 
  E. 瘀血内阻 
 
7. [单选题]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学术争鸣的时期是( )
  A. 战国及两汉 
  B. 两晋隋唐 
  C. 宋、金、元 
  D. 明清 
  E. 近现代 
 
8. [多选题]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 )
  A. 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B. 对立是绝对的 
  C. 既可以孤立存在,又可相辅相成 
  D. 统一是永恒的、不变的 
  E. 对立是相对的、暂时的 
 
9. [多选题]下列哪种疾患可造成颅内压增高
  A.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B. 呼吸道梗阻 
  C.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D. 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E. 慢性结核性脑膜炎 
 
10. [单选题]寒邪伤人,出现脘腹冷痛、呕吐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性凝滞,气血流行不利 
  B.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C. 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 
  D. 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E. 寒性黏滞,气机不畅 
 
11. [多选题]属于"补其不足"治疗方法的是( )
  A. 和胃 
  B. 补气 
  C. 养血 
  D. 活血化瘀 
  E. 补阳 
 
12.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可致阻塞性脑积水 ( )
  A. Arnold-Chiari畸形 
  B. 室间孔阻塞 
  C. DanDy-Walker畸形 
  D. 蛛网膜下隙粘连 
  E. 中脑导水管狭窄 
 
13. [多选题]颈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A. 感觉障碍 
  B. 运动障碍 
  C. 排尿、粪障碍 
  D. 共济失调 
  E. 吞咽困难 
 
14. [单选题]白术不能( )
  A. 补气 
  B. 健脾 
  C. 发汗 
  D. 利水 
  E. 燥湿 
 
15. [多选题]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实施静脉溶栓之前必须完成的检查包括
  A. 颅脑CT或MRI平扫 
  B. 血糖 
  C. 氧饱和度 
  D. 出、凝血指标 
  E. 心肌酶谱 
 
16. [多选题]舌体强硬的主病为( )
  A. 热入心包 
  B. 肝肾阴液枯涸 
  C. 中风 
  D. 气血两虚 
  E. 先天不足 
 
17. [多选题]属于开放性脑损伤的有
  A. 脑脊液漏 
  B. 伤口有脑组织溢出 
  C. 颅脑贯通伤 
  D. 头皮撕脱伤 
  E. 头皮裂伤 
 
18.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脾胃虚弱型恶阻的主症不包括( )
  A. 妊娠早期 
  B. 恶心呕吐不食 
  C. 呕吐酸水或苦水 
  D. 神疲思睡 
  E. 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 
 
19. [单选题]黄苔主热证,若里热盛极,耗伤津液,则见( )
  A. 舌苔淡黄 
  B. 舌苔黄腻 
  C. 舌苔焦黄干裂 
  D. 舌苔灰黄 
  E. 舌苔深黄 
 
20. [多选题]颈动脉海绵窦瘘临床表现有
  A. 搏动性突眼 
  B. 内分泌异常 
  C. 颅内杂音 
  D. 眼球运动障碍 
  E. 脑脊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