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血液技术副高卫生职称备考模拟试题(F1),更多临床血液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牛顿流体中的η描述,不正确的是
A. η称为内摩擦系数
B. 它只与流体的性质有关
C. 它的计量单位是帕斯卡·秒
D. 它不随切变率的增加而降低
E. 又被称为表观黏度
2. [多选题]关于测量误差的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
A. 测量误差是一个不可知的量值
B. 原则上有系统和随机两种组分形式,处理不一样
C. 系统误差估计值已知,可被修正
D. 测量误差分为两项误差。第一项总系统误差,是各个系统误差的和。采用加法合成到总误差,并保留其正负号;第二项总随机误差,是随机误差的和,按各值的平方总和的平方根进行计算,再乘以包含因子k,一般常取k=1.96
E. 测量误差的主要缺点就是缺乏转换性,如果将已算出的一个值的总误差输入到另一个测得的量值,在与测量模型中其他输入量合并之前,必须将总误差分解成系统和随机误差
3. [单选题]可采用以下治疗,除外
A. 应用干扰素
B. 羟基脲
C. 维A酸
D. 骨化三醇
E. 造血干细胞移植
4. [单选题]下列描述哪种为2型糖尿病特征
A. 胰岛素释放试验为低水平
B. 空腹胰岛素可正常、稍低或稍高,服糖后呈延迟释放
C. 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血糖比值大于0.4
D. 每天胰岛素分泌总量40~50U
E. 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5. [单选题]如果具有可溯源性或已建立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必备的比较方法可获得,应根据( )来检验准确度
A. 相关试验
B. 方法比较试验
C. 干扰试验
D. 回收试验
E. 放散试验
6.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中的颗粒在生长过程中受阻或发生变性后可形成
A. 中毒颗粒
B. 空泡
C. 杜勒(Dǒhle)小体
D. 核棘突
E. 核变性
7. [多选题]可资鉴别恶性组织细胞病与实体瘤的是
A. 累积范围广泛
B. 异常组织细胞呈斑片状浸润
C. 病灶分布不均匀
D. 一般不形成肿块
E. 无所谓的原发或转移病灶
8. [单选题]酯酶双染色对诊断哪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A. M1
B. M3
C. M4
D. M5
E. M6
9. [单选题]关于RDW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贫血MCV/RDW形态学分类对贫血形态学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B. 正细胞性贫血RDW可降低
C. 缺铁性贫血RDW增高
D.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RDW基本正常
E.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RDW可正常
10. [单选题]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说法错误的是
A. 需氧或兼性厌氧
B. 抵抗力强,对常用消毒剂不敏感
C. 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
D. 培养需要加入血液或血液成分
E. 可分为6个血清型,b型致病力最强
11.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
A. 低血清铁-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
B. 低血清铁-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
C. 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低血清铁
D. 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
E. 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12. [单选题]血小板中vWF存在于
A. α颗粒
B. 致密颗粒
C. 溶酶体颗粒
D. 胞质
E. 线粒体中
13. [多选题]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的原因包括
A. 细胞毒类药物、化学毒物等
B. 非免疫性因素
C. 影响造血干细胞的疾病
D. 异常免疫和感染
E. 先天性造血干粒细胞缺陷
14. [单选题]二期止血缺陷常用的筛检试验是
A. BT、PT
B. BT、BPC
C. PT、APTT
D. APTT、BPC
E. BT、CT
15. [单选题]属于珠蛋白合成减少的贫血是
A. 血红蛋白E病
B. 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C. 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D.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16. [单选题]某患者APTT为36s/31s、PT为12.5s/11s,若临床上有较明显的延迟性出血,首先考虑何种因子异常
A. FⅩⅢ
B. FⅪ
C. FⅫ
D. FⅨ
E. FⅧ
17. [单选题]关于冷抗体的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
A. 包括冷溶血试验
B. 包括冷凝集试验
C. 10℃效价最高
D. 正常人阴性
E. D-L抗体为冷抗体
18. [多选题]下列哪种疾病临床上不同时存在贫血及脾肿大: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 G6PD缺乏症
19. [单选题]瑞氏染料是一种复合染料,组成是
A. 酸性伊红和碱性亚甲蓝
B. 碱性品红和碱性亚甲蓝
C. 甲基红和亚甲蓝
D. 伊红和糊精
E. 伊红和酸性亚甲蓝
20. [单选题]二期止血缺陷是指
A. 血管壁和血小板异常引起的止血缺陷
B. 血液凝固和抗凝功能异常引起的止血缺陷
C. 血小板和纤溶异常引起的止血缺陷
D. 血管壁和血液凝固异常引起的止血缺陷
E. 毛细血管异常引起的止血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