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环境卫生副高卫生高级职称2024真题详细答案(P2),更多环境卫生(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越紧迫、必需的服务,其需求弹性通常
  A. 越小 
  B. 越大 
  C. 无影响 
  D. 不确定 
  E. 微小变动 
 
2. [单选题]关于现场试验研究现场的选择原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口相对稳定,流动性小,并要有足够的数量 
  B. 预期结局事件在该地区有较高而稳定的发生率 
  C. 评价传染病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发生过该疾病流行的地区 
  D. 有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和较完善的疾病登记报告制度 
  E. 领导重视,群众愿意接受,有较好的协作条件 
 
3. [多选题]内伤发热辨证时应注意区别( )
  A. 病情轻重 
  B. 发病部位 
  C. 起病缓急 
  D. 证候虚实 
  E. 在气在血 
 
4. [单选题]以下哪种医学模式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理论上即二元论和还原论
  A. 神灵主义 
  B. 自然哲学 
  C. 机械论 
  D. 生物 
  E. 生物-心理-社会 
 
5.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卫生费用评价指标的是
  A. 人均卫生费用 
  B. 医疗机构的资产额 
  C. 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D. 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E. 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6. [单选题]体内的“宏量矿物质”不包括
  A. 钠 
  B. 钾 
  C. 钙 
  D. 铁 
  E. 镁 
 
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抽样调查的优点
  A. 调查费用相对较少 
  B. 出结果速度快 
  C. 结果正确性高 
  D. 样本数相同时,比普查覆盖面大 
  E. 适宜于少见病的研究 
 
8. [多选题]砂滤的作用原理是 ( )
  A. 筛滤作用 
  B. 沉淀作用 
  C. 吸附作用 
  D. 生物滤膜作用 
  E. 电中和作用 
 
9. [单选题]下列哪种症状不是慢性砷中毒的特异性表现( )
  A. 皮肤色素代谢异常 
  B. 掌跖部皮肤角化 
  C. 末梢神经炎 
  D. 乌脚病 
  E. 麻痹性震颤 
 
10. [单选题]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 )
  A. 红舌 
  B. 紫舌 
  C. 绛舌 
  D. 淡红舌 
  E. 青紫舌 
 
11. [单选题]下列关于慢性镉中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患者均为多子女的妇女 
  B. 妊娠、哺乳、营养不良等是发病的诱因 
  C. 不同地区慢性镉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同 
  D. 尿镉主要与体内镉负荷量及肾镉浓度有关 
  E. 痛痛病是慢性镉中毒的代表性实例 
 
12. [单选题]以下属于卫生服务需求特点的是
  A. 消费者信息对称 
  B. 卫生服务需求的主动性 
  C. 卫生服务利用的确定性 
  D. 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E. 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单一性 
 
13. [多选题]生物学标志物可分为
  A. 吸收生物学标志物 
  B. 接触生物学标志物 
  C. 效应生物学标志物 
  D. 代谢生物学标志物 
  E.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物 
 
14.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中,样本大小的估计与下列哪项无关
  A. 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 
  B. 估计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或暴露的比值比 
  C. 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 
  D. 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 
  E. 与研究的匹配方式无关 
 
15. [单选题]人类自然环境由下列圈带构成,哪项除外( )
  A. 生物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菲生物圈 
  E. 土壤岩石圈 
 
16. [多选题]心悸病证中常见脉象有( )
  A. 细数脉 
  B. 弱脉 
  C. 结代脉 
  D. 涩脉 
  E. 沉脉 
 
17. [多选题]对心的系统连属,描述正确的是( )
  A. 心在志为喜 
  B. 心在体合脉 
  C. 心在窍为舌 
  D. 心在液为汗 
  E. 与小肠相表里 
 
18. [单选题]黄苔主热证,若里热盛极,耗伤津液,则见( )
  A. 舌苔淡黄 
  B. 舌苔黄腻 
  C. 舌苔焦黄干裂 
  D. 舌苔灰黄 
  E. 舌苔深黄 
 
19. [单选题]某一地区2008年总人口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万人,那么该地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
  A. 0.4 
  B. 0.6 
  C. 0.67 
  D. 1.07 
  E. 1.5 
 
20. [单选题]水体污染物的迁移是指
  A. 污染物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 
  B. 污染物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 
  C. 污染物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性质、毒性和生物学效应 
  D. 污染物在水中逐渐扩散,以致浓度降低 
  E. 污染物在水中只发生浓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