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药学(副高)提分加血在线题库(H4),更多中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药材中,背部高耸呈屋脊状,俗称"剑脊"的为
  A. 蛤蚧 
  B. 蕲蛇 
  C. 金钱白花蛇 
  D. 五步蛇 
  E. 乌梢蛇 
 
2. [多选题]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 
  B. 对不符合条例规定的,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拒绝发药 
  C.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专用处方的格式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 
  D.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单张处方的最大用量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定 
  E. 执业医师应当使用专用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 [单选题]分离3,5,7,2′,4′-五羟基黄酮和3,5,7,3′,4′-五羟基黄酮,可选用的方法是( )。
  A. 水-乙醚液萃取法 
  B. pH梯度法 
  C. 硼酸络合法 
  D. 碱溶酸沉法 
  E. 葡聚糖凝胶法 
 
4. [多选题]处方中含量大,需串料粉碎的有
  A. 山药 
  B. 苏子 
  C. 枸杞 
  D. 天冬 
  E. 熟地 
 
5. [单选题]功能清热解毒,善治肺痈的药物是
  A. 蒲公英 
  B. 败酱草 
  C. 葛根 
  D. 天花粉 
  E. 鱼腥草 
 
6. [单选题]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
  A. 司盘 
  B. 苄泽 
  C. 卖泽 
  D.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E. 吐温 
 
7. [单选题]属于酚性季铵碱的是
  A. 小檗碱 
  B. 黄连碱 
  C. 甲基黄连碱 
  D. 表小檗碱 
  E. 药根碱 
 
8. [单选题]治中焦受寒脘腹疼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肿痛,最宜选用( )
  A. 干姜 
  B. 高良姜 
  C. 吴茱萸 
  D. 丁香 
  E. 肉桂 
 
9. [多选题]乌药的功效是( )
  A. 行气 
  B. 止痛 
  C. 和中 
  D. 温肾 
  E. 散寒 
 
10. [单选题]金银花清除杂质宜采用的方法是
  A. 挑选 
  B. 筛选 
  C. 风选 
  D. 水选 
  E. 磁选 
 
11. [单选题]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报销比例与非基本药物目录的报销比例相比为
  A. 明显高 
  B. 明显低 
  C. 相等 
  D. 不参与报销 
  E. 没有关系 
 
12. [单选题]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
  A. 易伤肌表 
  B. 易伤津液 
  C. 易伤阳气 
  D. 易袭阳位 
  E. 易致肿疡 
 
13. [多选题]《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规定.对任意扩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范围、绝对化夸大药品疗效、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违法广告
  A. 省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经发现,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暂停该药品在辖区内的销售 
  B. 省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责令违法发布药品广告的企业在当地相应的媒体上发布更正启事 
  C. 违法发布药品广告的企业按要求发布更正启事后,省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做出解除行政强制措施的决定 
  D. 需要进行药品检验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解除行政强制措施的决定 
  E. 对违法发布药品广告的企业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14. [单选题]片剂中常用的疏水性润滑剂是
  A. 硬脂酸镁 
  B. 微粉硅胶 
  C. 滑石粉 
  D. 月桂醇硫酸镁 
  E. PEG类 
 
15. [单选题]碱性氧化铝色谱通常用于哪一类化合物的分离
  A. 香豆素类 
  B. 黄酮类 
  C. 脂肪酸类 
  D. 酯类 
  E. 生物碱类 
 
16. [单选题]苇茎汤的功用是
  A. 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B. 宣肺止咳,祛痰排脓 
  C.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D.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E. 清金降火,化痰止嗽 
 
17. [多选题]荆芥可用治( )
  A. 风疹瘙痒 
  B. 疮疡兼表 
  C. 风寒湿痹 
  D. 吐衄下血 
  E. 咳嗽气喘 
 
18. [单选题]下列药物不属于人参再造丸处方中所列药的是
  A. 人参 
  B. 牛黄 
  C. 麝香 
  D. 丁香 
  E. 天麻 
 
19. [单选题]凡湿阻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宜选用( )
  A. 苍术 
  B. 神曲 
  C. 木香 
  D. 厚朴 
  E. 广藿香 
 
20. [单选题]金钱草具有的功效是:( )
  A. 清肺润燥 
  B. 清肺化痰 
  C. 泄热通便 
  D. 解毒消肿 
  E. 清热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