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肛肠中级职称2024考试试题精选(R4),更多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肛肠中级职称2024考试试题精选(R4),更多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据《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的治疗应“表里刺之”,其中“里”是指
  A. 五脏 
  B. 阴分 
  C. 少阴 
  D. 厥阴 
  E. 太阴 
 
2. [单选题]水热互结伤阴的小便不利证,当选用
  A. 猪苓散 
  B. 猪苓汤 
  C. 茯苓戎盐汤 
  D. 栝蒌瞿麦丸 
  E. 滑石白鱼散 
 
3. [单选题]对正常舌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舌色淡红鲜明 
  B. 舌质滋润 
  C. 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 
  D. 舌边有齿痕 
  E. 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4. [单选题]可出现库瓦济埃征阳性的疾病是
  A. 急性胆囊炎 
  B. 胆囊结石 
  C. 胆囊癌 
  D. 肝硬化 
  E. 胰头癌 
 
5. [单选题]中气虚弱的表现是
  A. 胖而能食 
  B. 肥而食少 
  C. 形瘦食多 
  D. 形瘦食少 
  E. 胃火亢盛 
 
6. [单选题]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龙骨、人参 
  B. 人参、菖蒲 
  C. 菖蒲、远志 
  D. 远志、当归 
  E. 当归、石斛 
 
7. [单选题]既能祛风解表,炒炭又可止血的药物是
  A. 羌活 
  B. 白芷 
  C. 桂枝 
  D. 荆芥 
  E. 苍耳子 
 
8. [单选题]应激的概念可理解为
  A. 外界刺激和环境要求 
  B. 对外界刺激和环境要求的反应 
  C. 对环境不适应或适应的反应 
  D. 在对环境要求与应付能力评估后的状态 
  E. 以上都不是 
 
9. [单选题]药物“七情”的含义是指
  A. 喜、怒、忧、思、悲、恐、惊 
  B. 辛、甘、酸、苦、咸、淡、涩 
  C.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 
  D. 寒、热、温、凉、平、毒性 
  E. 以上均不是 
 
10. [单选题]左归丸组成中含有而右归丸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 枸杞子 
  B. 龟板胶 
  C. 鹿角胶 
  D. 山茱萸 
  E. 菟丝子 
 
11. [单选题]原文“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用下列何方治疗
  A. 五苓散 
  B. 牡蛎泽泻散 
  C. 苓桂术甘汤 
  D. 苓桂草枣汤 
  E. 茯苓甘草汤 
 
12. [单选题]由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组成的方剂是
  A. 玉女煎 
  B. 泻白散 
  C. 白虎汤 
  D. 清胃散 
  E. 麦门冬汤 
 
13. [单选题]下列关于五脏与五液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A. 肝在液为泪 
  B. 心在液为血 
  C. 脾在液为涎 
  D. 肺在液为涕 
  E. 肾在液为唾 
 
14. [单选题]肺动脉瓣狭窄的心脏杂音特点是
  A. 心脏听诊杂音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处传导 
  B. 心脏听诊杂音向胸骨下端或心尖部传导 
  C. 心脏听诊杂音向上传至右侧胸骨上窝及颈部 
  D. 心脏听诊杂音局限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 
  E. 心脏听诊杂音局限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 
 
15. [单选题]乌头汤的主治病证是
  A. 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B. 脚气冲心 
  C. 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 
  D. 历节不可屈伸,疼痛 
  E. 湿家身烦疼 
 
16. [单选题]《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者,病所属的是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17. [单选题]大叶性肺炎实变期的X线表现是
  A. 两肺门及两中下肺纹理增粗、模糊,可呈网状 
  B. 肺段性或大叶性分布的实变阴影,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C. 沿肺纹理分布的、散在密度不均匀的小斑片状阴影,边界模糊 
  D. 肺内大片致密影,边缘模糊,其内可见含有液面的空洞 
  E. 两上中肺野为主的大小不一、密度不同、分布不均的病灶 
 
18. [单选题]研究发现进食障碍与下列哪项密切相关
  A. 品行障碍 
  B. 焦虑障碍 
  C. 学习障碍 
  D. 精神分裂症 
  E. 智力正常 
 
19.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水泉不止”是由于
  A. 肾不化气 
  B. 肝失疏泄 
  C. 肺失宣降 
  D. 膀胱不藏 
  E. 气化失常 
 
20. [单选题]《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谋虑出焉 
  B. 伎巧出焉 
  C. 神明出焉 
  D. 喜乐出焉 
  E. 治节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