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老年正高医学职称2024相关专业考试试题(W9),更多老年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老年正高医学职称2024相关专业考试试题(W9),更多老年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虚寒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特点是( )
  A. 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B.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无血块,小腹隐痛,喜温喜按 
  C.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少腹空痛,心悸眼花 
  D.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 
  E. 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 
 
2. [多选题]关于骨关节炎,叙述正确的有
  A. 好发于老年人 
  B. 无晨僵表现 
  C. 可累及单关节或多关节 
  D. 红细胞沉降率多增快 
  E. X线片多正常 
 
3. [单选题]痿病的主要病理是( )
  A. 肾阳虚衰 
  B. 筋脉失于濡养 
  C. 肺失输布通调 
  D. 脾运不健,湿困中焦 
  E. 邪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4. [多选题]关于胰腺癌,叙述正确的有
  A. 胰头癌约占60%,胰体癌约占20% 
  B. 胰腺癌确诊时,50%以上已转移至肝 
  C. 吉西他滨(健择)已成为治疗胰腺癌的一线药物 
  D. 胆道梗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E.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5. [多选题]老年人的一般护理包括
  A. 环境护理 
  B. 个人卫生护理 
  C. 饮食护理 
  D. 起居护理 
  E. 残疾护理 
 
6. [多选题]2型糖尿病特点包括
  A. 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缺陷 
  B. 易发生酮症 
  C. 多肥胖 
  D. 以慢性合并症为主 
  E. 发病年龄多<30岁 
 
7. [多选题]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特点是
  A. 大血管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形成动脉硬化 
  B.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异性病变 
  C. 微血管病变有糖尿病肾病 
  D. 微血管病变有视网膜病变 
  E.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8. [多选题]属于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有( )
  A. 阴器 
  B. 少腹 
  C. 两胁 
  D. 两乳 
  E. 巅顶 
 
9. [多选题]关于老年人神经系统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脑内神经细胞数目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B. 脑重量逐步减低 
  C. 脑室变小 
  D. 脑血流量和耗氧量均随年龄下降 
  E. 皮质综合分析能力下降 
 
10. [单选题]"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
  A. 阴中求阳 
  B. 阳病治阴 
  C. 寒因寒用 
  D. 寒者热之 
  E. 热者寒之 
 
11. [单选题]痛经的治疗原则为( )
  A. 以止痛为主 
  B. 以调理气血为主 
  C. 以调理脏腑为主 
  D. 以调理阴阳为主 
  E. 以理血止痛为主 
 
12. [单选题]下列不属四君子汤组成的药物是( )
  A. 人参 
  B. 炙甘草 
  C. 黄芪 
  D. 白术 
  E. 茯苓 
 
13. [多选题]上呼吸道包括
  A. 口腔 
  B. 鼻腔 
  C. 咽 
  D. 气管 
  E. 喉 
 
14. [单选题]具有收引特性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火邪 
  D. 湿邪 
  E. 燥邪 
 
15. [单选题]患者前额部疼痛,经络辨证为( )
  A. 太阳经头痛 
  B. 少阳经头痛 
  C. 阳明经头痛 
  D. 太阴经头痛 
  E. 厥阴经头痛 
 
16. [单选题]膝中至外踝尖是( )
  A. 18寸 
  B. 13寸 
  C. 14寸 
  D. 16寸 
  E. 19寸 
 
17. [单选题]有约束骨骼作用,主司关节屈伸运动的是( )
  A. 经别 
  B. 经筋 
  C. 皮部 
  D. 经脉 
  E. 别络 
 
18. [单选题]痰热扰心型不寐治疗宜选用( )
  A. 龙胆泻肝汤 
  B. 温胆汤 
  C. 半夏泻心汤 
  D. 归脾汤 
  E. 朱砂安神丸 
 
19. [单选题]胁痛的适宜治疗方法是( )
  A. 运脾化湿 
  B. 辛散解表 
  C. 扶肝抑脾 
  D. 疏肝理气 
  E. 温经通络 
 
20. [单选题]患者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其治法是( )
  A. 理气消胀 
  B. 消食导滞 
  C. 理气和胃 
  D. 消食健脾 
  E. 和胃止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