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骨科医学正高考试试题精选(X0),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骨科医学正高考试试题精选(X0),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热论》中热病的“两感于寒”指
  A. 重复感受寒邪 
  B. 外感寒邪,内伤冷饮 
  C. 表里两经俱受寒 
  D. 手足太阳两经俱受寒 
  E. 以上均不是 
 
2. [多选题]T12L1骨折伴截瘫患者晚期,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包括
  A. 创伤性关节炎 
  B. 褥疮 
  C. 坠积性肺炎 
  D. 骨化性肌炎 
  E. 尿路感染 
 
3.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精气乃绝”的主要机理是
  A. 阴阳更胜 
  B. 阳阴离决 
  C. 阳虚阳亢 
  D. 阳虚阴盛 
  E. 以上均不是 
 
4. [多选题]典型先天性髋脱位的主要发病因素为
  A. 关节囊、韧带松弛 
  B. 髋臼发育不良 
  C. 股骨头发育不良 
  D. 股骨颈短 
  E. 股骨颈前倾角增大 
 
5. [多选题]下列以栝楼根入药的是哪些方剂( )
  A. 栝楼桂枝汤 
  B. 栝楼牡蛎散 
  C. 栝楼瞿麦丸 
  D. 栝楼薤白白酒汤 
  E. 栝楼薤白半夏汤 
 
6. [多选题]肱骨干骨折在治疗固定期间,可逐渐发生折端分离移位,可引起的原因有
  A. 放置固定垫位置错误 
  B. 过度牵引 
  C. 上肢重量悬垂作用 
  D. 反复多次整复 
  E. 折端有轻度脱钙 
 
7. [多选题]踝部骨折治疗重点包括
  A. 注意矫正跟骨增宽 
  B. 着重恢复其运动功能 
  C. 恢复结节关节角 
  D. 应绝对解剖复位 
  E. 恢复跟距关节的对位关系 
 
8.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证应采用养阴清热法
  A. 阴液耗损 
  B. 肝风内动 
  C. 外感表证 
  D. 邪毒留于阴分 
  E. 湿阻脾胃 
 
9. [单选题]风湿,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方用
  A. 桂枝加附子汤 
  B. 桂枝附子汤 
  C. 桂枝去芍药汤 
  D. 防己黄芪汤 
  E. 甘草附子汤 
 
10. [单选题]外感热病的一般传变规律是
  A. 太阳→少阳→阳明→厥阴→太阴→少阴 
  B.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C. 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 
  D.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 
  E.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11. [多选题]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些正确
  A. 可有小腿肌萎缩 
  B. 患肢肌力下降较明显 
  C. 可有疼痛性跛行 
  D. 疼痛可向大腿后方和小腿放射 
  E. 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 
 
12. [多选题]颈椎病受压并可引起临床症状的组织有( )
  A. 交感神经 
  B. 颈部脊髓 
  C. 颈神经根 
  D. 食管 
  E. 椎动脉 
 
13. [单选题]风温病肺热发疹,其病变在
  A. 气分 
  B. 卫气 
  C. 气营 
  D. 营分 
  E. 血分 
 
14.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虚劳病证治部分提出的证型( )
  A. 虚劳失精 
  B. 虚劳失眠 
  C. 虚劳腰痛 
  D. 虚劳腹痛 
  E. 虚劳干血 
 
15. [单选题]太阳病汗下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
  A.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B. 葛根黄芩黄连汤 
  C. 大青龙汤 
  D.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E. 以上均不能用 
 
16. [多选题]"五邪中人,各有法度"中"五邪"是指( )
  A. 雾露 
  B. 湿邪 
  C. 风寒 
  D. 痰瘀 
  E. 宿食 
 
17. [多选题]脊髓有两个扩张部,颈膨大经于
  A. 颈腰椎向后突;胸骶尾椎向前突 
  B. 颈胸椎向后突;胸腰椎向前突 
  C. 颈胸椎向前突;腰骶尾椎向后突 
  D. 颈腰椎向前突;腰骶尾椎向后突 
  E. 颈骶尾椎向后突 
 
18. [多选题]锁骨骨折的特点是
  A. 可以“8”字绷带固定 
  B. 青枝型多见于幼儿 
  C. 开放性骨折多见 
  D. 多为直接暴力损伤 
  E. 多发于肩峰端 
 
19. [多选题]阳斑的证候可见:( )
  A. 斑色淡红,隐而不显 
  B. 斑色鲜红 
  C. 斑稀疏,面赤足冷 
  D. 身热,神昏,抽搐 
  E. 烦渴脉数,手足冷 
 
20.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决定使用下法或滋肾法的主要依据是
  A. 口渴或口不渴 
  B. 脉沉实或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C. 发热或不发热 
  D. 恶寒或不恶寒 
  E. 烦躁或不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