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疾病控制卫生高级职称(正高)真题答疑(R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07-02   [手机版]    

疾病控制卫生高级职称(正高)真题答疑(R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疾病控制卫生高级职称(正高)真题答疑(R3),更多疾病控制(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外感咳嗽的病机为( )

A. 邪实正虚
B. 邪实正不虚
C. 邪实
D. 正虚
E. 邪不实正不虚


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泄泻的病因的是( )

A. 痰热内扰
B. 情志失调
C. 饮食不节
D. 脾肾虚弱
E. 感受外邪


3. [单选题]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主( )

A. 心血不足
B. 肺气虚
C. 肾精不足
D. 肝气郁结
E. 脾虚湿盛


4. [多选题]下列哪些对象是免费化疗对象

A. 初治涂阳病人
B. 首次复治涂阳病人
C. 初治涂阴病人
D. 复治涂阴病人
E. 复治失败病人


5. [单选题]患者前额部疼痛,经络辨证为( )

A. 太阳经头痛
B. 少阳经头痛
C. 阳明经头痛
D. 太阴经头痛
E. 厥阴经头痛


6. [多选题]下列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中,正确的是

A. 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中发病率均高
B.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C. 外来的健康人,在当地居住一定时间后发病,但其发病率低于当地居民
D. 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倾向
E. 该病仅仅发生于人类


7. [多选题]胸痹的主要辨证分型有( )

A. 心血瘀阻
B. 寒凝心脉
C. 痰浊闭阻
D. 心肾阴虚
E. 阳气虚衰


8. [多选题]既能平肝阳,又能息肝风的药物是( )

A. 珍珠
B. 钩藤
C. 天麻
D. 全蝎
E. 羚羊角


9. [单选题]患者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脉数,是因为( )

A. 肝火过旺
B. 肾火过旺
C. 心火过旺
D. 胆火过旺
E. 肺火过旺


10. [多选题]下列表现中,提示中风阳闭的有( )

A. 躁扰不安
B. 痰浊壅盛
C. 二便自遗
D. 面赤身热
E. 舌苔黄腻


11. [多选题]伤寒发病过程中,当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症时,其临床表现为

A. 发热,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B. 玫瑰疹,相对缓脉
C. 腹胀、腹泻、右下腹压痛
D.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
E. 肝脾肿大


12. [单选题]望小儿指纹,食指第一节为( )

A. 气关
B. 风关
C. 命关
D. 火关
E. 血关


13. [多选题]当样本含量增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差会变小
B. 均数标准误会变小
C. 均数标准误会变大
D. 标准差会变大
E. 可同时减小Ⅰ类错误和Ⅱ类错误


14. [多选题]气的分类主要有( )

A. 元气
B. 宗气
C. 肾气
D. 卫气
E. 营气


15. [单选题]患者因体质虚弱,或过于饥饿、情绪紧张及针刺手法过强等引起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甚至胸闷心慌、汗出肢冷、脉搏微弱、不省人事的属针刺异常情况中的( )

A. 滞针
B. 后遗感
C. 弯针
D. 晕针
E. 气胸


16. [多选题]带下过少的证型有( )

A. 气血虚弱
B. 肝肾亏损
C. 阴虚内热
D. 血枯瘀阻
E. 肾阳虚衰


17. [多选题]四物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熟地
B. 当归
C. 白芍
D. 川芎
E. 甘草


18. [单选题]"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所指的病理情况是( )

A. 阴阳偏盛
B. 阴阳偏衰
C. 阴阳平衡
D. 阴阳转化
E. 阴阳互损


19.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为我国规定检疫的传染病

A. 鼠疫
B. 斑疹伤寒
C. 霍乱
D. 流感
E. 黄热病


20. [多选题]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并发感染时可选用的抗生素

A. 青霉素
B. 庆大霉素
C. 氨苄青霉素
D. 红霉素
E. 第三代头孢菌素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pdnl2e.html
  • 下一篇:疾病控制正高2025在线题库(R9) 最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下列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中,可以治疗偏头痛及瘰疬的是( )对95%正常值范围或参考值范围的正确理解是属于阳虚和气虚共证的有(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从病例的配偶或亲属中选择对照则: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