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初级资格2023在线题库(AI9),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没有( )。
A. 不耐热肠毒素
B. 耐热肠毒素
C. 内毒素
D. 外毒素
E. 以上都没有
2. [单选题]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李斯特菌属是( )。
A. 威尔斯李斯特菌
B. 无害李斯特菌
C. 英诺克李斯特菌
D. 格式李斯特菌
E. 单增李斯特菌
3. [单选题]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的符号是什么
A. mm
B. cm
C. m
D. M
E. nm
4. [单选题]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卫生质量,推断食品是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是( )。
A. 沙门菌
B. 志贺菌
C. 大肠杆菌
D. 葡萄球菌
E. 霍乱弧菌
5. [单选题]体外检测淋巴细胞时,制备外周单个核细胞常用的方法是( )。
A. 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
B. T细胞增殖试验
C. B细胞增殖试验
D. RT-PCR法
E. PCR法
6. [单选题]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基础之上又发展了一系列检测DNA和RNA的技术,其中不包括
A. Southern blotting
B. 菌落杂交
C. Northern blotting
D. dot blotting
E. Eastern blotting
7. [单选题]对储粮危害最严重、最普遍的真菌是( )。
A. 青霉+曲霉+根霉
B. 青霉+镰刀菌+芽枝霉
C. 镰刀菌+青霉+曲霉
D. 曲霉+交链孢霉+青霉
E. 曲霉+毛霉+青霉
8. [单选题]按照我国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的规定,医疗机构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是
A. 平皿计数法
B. 多管发酵法
C. 滤膜法
D. 酶底物法
E. 免疫磁荧光抗体法
9. [单选题]关于实验记录和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原始记录的任何更改应有修改人签字并注明日期
B. 实验室应建立对实验活动记录进行识别、收集、存放、维护等程序
C. 实验记录仅能以纸质形式存储
D. 实验室应具备适宜的实验记录存放条件
E. 所有记录应易于阅读,便于检索
10. [单选题]按照霍乱弧菌区分流行株与非流行株的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案,其中噬菌体型共有32个型,属于流行株的噬菌体型为( )。
A. 1~4个
B. 1~6个
C. 1~3个
D. 1~5个
E. 1~8个
11. [单选题]不同来源的互补核苷酸序列形成稳定的杂合双链DNA的过程称为( )。
A. 变性
B. 分子杂交
C. 扩增
D. 转录
E. 翻译
12. [单选题]在抗原抗体检测试验中,常用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物质包括( )。
A. 放射性核素、血凝素、酶
B. 放射性核素、酶、糖类
C. 荧光素、糖类、血凝素
D. 荧光素、酶、放射性核素
E. 放射性核素、糖类、血凝素
13.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哪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14. [单选题]寡核苷酸探针是( )。
A. 天然的DNA探针
B. 天然的RNA探针
C. 人工合成的DNA探针
D. 人工合成的RNA探针
E. 人工合成的cDNA探针
15. [单选题]关于化学毒物的危害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确定待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机体接触后,能否产生损害效应
B. 确定化学毒物与损害效应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C. 阐明不同剂量水平下的待测物质与接触群体中出现的最为敏感的关键有害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D. 阐明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的估计
E. 为政府管理机构决策提供依据
16. [单选题]HIV初次感染人体后,病人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
A. 抗HIV核心蛋白p24抗体
B. 抗包膜蛋白gp120抗体
C. 抗多聚酶蛋白组p64抗体
D. 抗gp41抗体
E. 抗p31抗体
17. [单选题]荚膜染色方法较多,但都属于什么方法染色( )。
A. 单染色
B. 复红染色
C. 革兰染色
D. 特殊染色法
E. 抗酸染色法
18. [单选题]制作细菌染色标本时,干燥这一步骤如何去做?( )
A. 火焰烤
B. 自然干燥
C. 风吹
D. 紫外光照
E. 超声波处理
19.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引起的疾病俗称“冰箱病”?( )
A. 空肠弯曲菌
B. 鼠伤寒沙门菌
C. 假结核耶尔森菌
D.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E. 鼠疫耶尔森菌
20. [单选题]为配合卫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我国制定卫生检验的标准方法必须满足哪项基本要求( )。
A. 实验室检测的要求
B. 检测样品的要求
C. 仪器设备的要求
D. 产品评价的要求
E. 卫生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