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肾内科(正高)题库在线组卷(AJ0),更多肾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一妇人,25岁,怀孕2个月,恶心,呕吐不食,口淡,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
  A. 四君子汤 
  B. 六君子汤 
  C. 陈夏六君汤 
  D. 香砂六君子汤 
  E. 参苓白术散 
 
2.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胃痛常见病因病机的有( )
  A. 忧思郁怒,肝气郁结 
  B. 郁怒伤肝,肝气犯胃 
  C.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D.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E. 禀赋不足,脾胃虚弱 
 
3. [单选题]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
  A.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B.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C.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D.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E.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4. [多选题]痰饮的致病特点是( )
  A. 阻滞气血运行 
  B. 影响津液代谢 
  C. 易扰乱神明 
  D.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E. 气机不畅 
 
5. [单选题]泄泻发病外因中主要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热邪 
  D. 湿邪 
  E. 暑邪 
 
6. [单选题]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
  A. 易伤肌表 
  B. 易伤津液 
  C. 易伤阳气 
  D. 易袭阳位 
  E. 易致肿疡 
 
7. [多选题]以下哪项是IgA肾病的临床表现 ( )
  A. 无症状性尿异常 
  B. 高血压 
  C. 肉眼血尿发作 
  D. 肾病综合征 
  E. 以上都不是 
 
8. [多选题]全身急性感染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
  A. 都是由细菌.病毒或其毒素直接侵犯肾脏引起的间质性炎症 
  B. 肾间质可见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 
  C. 有全身急性感染症状及肾脏损害的表现 
  D. 中段尿培养可无细菌生长 
  E. 治疗原则为积极治疗全身感染,适当给予糖皮质激素 
 
9. [单选题]侵犯人体可引起关节疼痛重着症状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0. [单选题]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 解毒敛疮 
  B. 活血止痛 
  C. 清热利尿 
  D. 化瘀止血 
  E. 祛痰止咳 
 
11.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脾胃虚弱型恶阻的主症不包括( )
  A. 妊娠早期 
  B. 恶心呕吐不食 
  C. 呕吐酸水或苦水 
  D. 神疲思睡 
  E. 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 
 
12. [多选题]在Ⅰ、Ⅱ、Ⅲ导联中正确的正负极连接方式是
  A. Ⅲ导联:左腿(+)、左臂(-) 
  B. 工导联:右臂(+)、左臂(-) 
  C. Ⅱ导联:左腿(+)、右臂(-) 
  D. Ⅱ导联:左腿(+)、左臂(-) 
  E. Ⅰ导联:左臂(+)、右臂(-) 
 
13. [多选题]麻黄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桂枝 
  B. 白芍 
  C. 甘草 
  D. 杏仁 
  E. 麻黄 
 
14. [单选题]"肠风"、"脏毒"是指( )
  A. 尿血 
  B. 咯血 
  C. 吐血 
  D. 便血 
  E. 衄血 
 
15. [多选题]月经先后无定期临床常见证型有( )
  A. 肾气不足 
  B. 阳虚寒凝 
  C. 痰湿阻滞 
  D. 脾气虚弱 
  E. 肝气郁滞 
 
16. [多选题]属于肝脏代谢功能的有
  A. 雌激素的灭活 
  B. 前白蛋白的合成 
  C. FⅡ的合成 
  D. 胆固醇的合成 
  E. 分泌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 
 
17. [多选题]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
  A. QRS<0.12s 
  B. 可见心室夺获 
  C. QRS>0.12s 
  D. 心房率150~250/min 
  E. P′波与窦性者不同,可直立或倒置 
 
18. [多选题]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 )
  A. 类风湿结节 
  B. 晨僵≥1小时 
  C. 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持续6周 
  D. 类风湿因子 
  E. 双膝关节积液 
 
19. [多选题]抗磷脂综合征常见临床表现包括
  A. 反复动脉血栓形成 
  B. 反复静脉血栓形成 
  C. 肾损害 
  D. 流产 
  E. 死胎 
 
20. [多选题]常用于描述期前收缩心电图特点的术语有
  A. 多源性期前收缩 
  B. 代偿间歇 
  C. 联律间期 
  D. 单源性期前收缩 
  E. 频发性期前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