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内科卫生副高高级职称2023高效提分考试试题(AH1),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内科卫生副高高级职称2023高效提分考试试题(AH1),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小儿病理指纹可概括为浮沉
  A. 分表里 
  B. 辨病性 
  C. 定虚实 
  D. 测轻重 
  E. 定病名 
 
2. [单选题]八会穴中气会何穴
  A. 太渊 
  B. 膈俞 
  C. 京门 
  D. 膻中 
  E. 章门 
 
3.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为
  A. 日西 
  B. 日中 
  C. 平旦 
  D. 晡时 
  E. 夜半 
 
4. [单选题]阎某,男,28岁,素体强壮多痰,晨起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如裹,角弓反张,两足痉挛,苔白滑,脉浮紧。治疗宜选方
  A. 麻黄汤 
  B. 柴葛解肌汤 
  C. 羌活胜湿汤 
  D. 羚角钩藤汤 
  E. 九味羌活汤 
 
5. [单选题]男,52岁。糖尿病,昏迷。血糖27.5mmol/L,血尿素氮20mmol/L,血钠160mmoL/L,血钾4.0mmol/L,尿酮体±,二氧化碳结合力10mmol/L,血肌酐90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尿毒症 
  B. 高钠血症昏迷 
  C. 脑血管意外 
  D. 酮症酸中毒 
  E. 非酮症性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 
 
6. [单选题]狂病的病机是
  A. 痰气郁结,蒙蔽神机 
  B. 心脾气结,郁而生痰 
  C. 气郁化火,炼液为痰 
  D. 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E. 气郁化火,上扰心神 
 
7. [单选题]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中医病名是
  A. 脉痹 
  B. 真心痛 
  C. 脾心痛 
  D. 胸痛 
  E. 心痛 
 
8. [多选题]在汗证治疗中,常配伍的固涩敛汗药是
  A. 麻黄根 
  B. 浮小麦 
  C. 地榆 
  D. 糯稻根 
  E. 牡蛎 
 
9. [单选题]患者,女,22岁。月经先期,经行腹痛,月经量多,行经时伴有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滑。用药宜首选
  A. 香附 
  B. 木香 
  C. 橘皮 
  D. 乌药 
  E. 牛膝 
 
10. [多选题]补肺汤中除人参、黄芪外,还有的药物是
  A. 熟地 
  B. 五味子 
  C. 紫菀 
  D. 阿胶 
  E. 桑白皮 
 
11. [单选题]病人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骂詈,不避亲疏。其病机是
  A. 气郁化火,痰火扰心 
  B. 阳明热盛,扰乱神明 
  C. 肝风挟痰,蒙蔽清窍 
  D. 痰气交结,蒙蔽心神 
  E. 温病邪热入于心包 
 
12. [单选题]治疗颤证时应重视
  A. 调补阴阳,熄风通络 
  B. 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C. 补益肝肾,治病求本 
  D. 清热化痰,镇肝熄风 
  E. 益气养血,熄风通络 
 
13. [单选题]下列证候,除哪项外,皆为附子汤的主证
  A. 背恶寒,手足寒 
  B. 身体痛,骨节痛 
  C. 口中和 
  D. 脉沉 
  E. 下利 
 
14. [单选题]鼓胀实证一般均配合使用的治法是
  A. 运脾利湿 
  B. 疏肝运脾 
  C. 行气利水 
  D. 活血化瘀 
  E. 攻下逐水 
 
15. [单选题]"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引起心悸的病机是
  A. 邪毒犯心 
  B. 阴虚火旺 
  C. 水饮凌心 
  D. 瘀血阻络 
  E. 心阳不足 
 
16. [多选题]以下属于中风脱证的临床表现有
  A. 神志昏愦无知 
  B. 目合口开 
  C. 肢体强直 
  D. 角弓反张 
  E. 二便自遗,鼻息低微 
 
17. [单选题]膏淋与尿浊的主要区别是
  A. 小便混浊如泔浆 
  B. 舌苔腻与不腻 
  C. 小便是否频数 
  D. 排尿有无疼痛 
  E. 脉濡缓与否 
 
18. [单选题]因胃阴不足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
  A. 冷痛拒按而喜温 
  B. 胀痛引两胁 
  C. 冷痛喜温喜按 
  D. 刺痛固定不移 
  E. 灼痛隐隐 
 
19. [单选题]"阳胜则阴病"其证候性质是
  A. 实热证 
  B. 虚热证 
  C. 假热证 
  D. 寒热错杂证 
  E. 实热伤阴证 
 
20. [单选题]治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出于
  A. 《景岳全书》 
  B. 《医学正传》 
  C.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D. 《丹溪心法》 
  E. 《血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