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宝典儿科护理学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专业考试试题(AH1),更多儿科护理主管护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通风的目的与哪项无关
A. 调节室内温湿度
B. 降低微生物密度
C. 避免噪音的刺激
D. 使患者心情舒畅
E. 增加室内空气中含氧量
2. [单选题]患者女性,47岁。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判断发生心脏停搏的指标是
A. 血压
B. 瞳孔散大
C. 桡动脉搏动消失
D. 颈动脉搏动消失
E. 心音消失
3. [单选题]“冰冻骨盆”是由
A. 严重的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引起的
B. 分娩时产妇发生大出血,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而休克引起的
C. 产时忽略了为产妇保暖,分娩时消耗大量能量,分娩后未能及时补足而体温降低引起的
D. 产后物理降温过度所引起的
E. 由外界环境温度低所引起的,常见于冬季分娩者
4. [单选题]影响气体弥散的因素不包括
A. 呼吸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B. 气体溶解度和气体分子量
C. 通气/血流比例
D. 肺泡膜的弥散面积和厚度
E. 外环境温度、湿度
5. [单选题]正常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途径是
A. 血液缓冲系统
B. 肾的调节
C. 肺的调节
D. 神经内分泌调节
E.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
6. [单选题]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
A. 二大类共21种
B. 三大类共39种
C. 三大类共30种
D. 二大类共25种
E. 三大类共28种
7. [单选题]下列微生物的种类和应选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A. 乙型肝炎病毒-中水平以上消毒法(含中水平)
B. 真菌孢子-高水平消毒法
C. 亲脂病毒-高水平消毒法
D. 螺旋体-低水平消毒法
E. 分枝杆菌-中水平消毒法
8. [单选题]患者刚出院,对病床单元的处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撤下被服送洗
B. 床垫、棉胎置于日光下曝晒6小时
C. 痰杯、便盆浸泡于消毒液中
D. 病床单元用消毒液擦拭
E. 立即铺好暂空床
9. [单选题]为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发展,护士必须收集小儿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等方面资料,全面评估小儿的健康状况,找出其健康问题,并制定系统全面的、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这体现儿科护士的哪个角色
A. 护理活动执行者
B. 护理计划者
C. 健康协调者
D. 患者代言人
E. 健康教育者
10. [单选题]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因素实际属于
A. 自然环境因素
B. 社会环境因素
C. 生物遗传因素
D. 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E. 生物因素
11. [单选题]足月新生儿是
A. 胎龄达到28周的新生儿
B. 胎龄达到28周,出生体重≥1000g的新生儿
C. 胎龄达到37周的新生儿
D. 胎龄达到28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
E. 胎龄达到37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
12. [单选题]创造安全、舒适、满意、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免受疾病、危险因素威胁的保护,促使人们提高增进健康的能力及自立程度。属于健康促进领域中的
A. 发展个人技能
B. 加强社区行动
C. 创造支持环境
D.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E.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13. [单选题]男性,50岁,饱餐后出现上腹持续性疼痛并向左肩、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入院后收集的资料中与其疾病关系密切的是
A. 父亲因冠心病去世
B. 平时喜食素食
C. 25年来每天饮酒半斤
D. 不喜欢活动
E. 有阑尾炎手术史
14. [单选题]护理学诞生于
A. 18世纪末
B. 19世纪初
C. 16世纪末
D.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
E. 20世纪末
15. [单选题]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是
A. 对照法
B. 分组法
C. 对比法
D. 求证法
E. 统一法
16. [单选题]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出院时健康教育的重点是
A. 血压测量的方法
B. 体重、身长的测量方法
C. 服用铁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D. 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方法和意义
E. 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
17. [单选题]月经周期
A. 月经的第1~4天
B. 月经的第5~14天
C. 月经的第15~24天
D. 月经的第25~28天
E. 两次月经第一天间隔的时间
18. [单选题]符合护理诊断的PES公式描述的是
A. 低效性呼吸形态:发绀、呼吸急促,与胸部疼痛有关
B. 有受伤的危险:与视物不清有关
C. 潜在并发症:心律不齐
D. 母乳喂养有效
E. 体温升高
19. [单选题]为保持病室安静应
A. 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做到"四轻"
B. 白天病区环境噪音标准在35~50dB
C. 两人交谈的最佳距离是3m
D. 病室安装隔音罩
E. 病区多种花草、树木,减少噪音
20.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因慢性尿路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间较长,为防止真菌二重感染,可以
A. 较长期地联合服用制霉菌素
B. 每周更换抗生素
C. 间歇性停用抗生素
D. 联合应用数种抗生素
E. 用微生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