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题库升级(D9),更多中医骨伤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题库升级(D9),更多中医骨伤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脂瘤肿块的特点是
  A. 基底活动 
  B. 球形囊肿 
  C. 与表皮粘连 
  D. 边界清楚 
  E. 生长缓慢 
 
2. [单选题]黄疸病中,最多见的病机是
  A. 寒湿发黄 
  B. 火劫发黄 
  C. 燥结发黄 
  D. 湿热发黄 
  E. 虚劳萎黄 
 
3. [多选题]骨折的重要后遗症是
  A. 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 
  B. 创伤性关节炎 
  C. 关节僵硬 
  D. 损伤性骨化 
  E. 缺血性骨坏死 
 
4. [多选题]《素问·痿论》所说的"肝热"的诊断要点包括( )
  A. 色苍 
  B. 色黑 
  C. 爪枯 
  D. 肉蠕动 
  E. 齿槁 
 
5. [单选题]《热论》“热遗”产生的原因是
  A. 热甚而强食 
  B. 单感寒邪 
  C. 两感于寒 
  D. 劳倦过度 
  E. 以上均是 
 
6. [单选题]黄疸病患者,小便颜色正常,时欲自利,腹满而喘,前医用清热利湿治疗,出现哕逆者宜用
  A. 橘皮汤 
  B. 橘皮竹茹汤 
  C. 小半夏汤 
  D.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E. 半夏泻心汤 
 
7. [多选题]肩关节周围炎的特征有
  A. 多见于中老年 
  B. 多见于青壮年 
  C. 肩部肿胀明显 
  D. 肩部肿胀不明显 
  E. 肩部肿胀严重 
 
8. [多选题]磁共振显像(MRI)中表现为"非常低的信号强度"的组织是:
  A. 皮质骨 
  B. 空气 
  C. 韧带 
  D. 肌腱 
  E. 纤维软骨 
 
9. [多选题] 骨与关节结核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是
  A.  有明显死骨、较大脓肿或经久不愈的窦道 
  B.  单纯滑膜结核或骨结核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即将发展成全关节结核者 
  C.  脊柱结核合并瘫痪者 
  D.  单纯滑膜结核并影响肢体功能者 
  E.  早期全关节结核为了抢救关节功能,也应及时清除病灶 
 
10. [单选题]"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
  A. 寸口、趺阳 
  B. 尺、寸 
  C. 寸浮、尺沉 
  D. 人迎、肤 
  E. 迟、数 
 
11. [多选题]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可见有。
  A. 胸胁满微结 
  B. 呕而不渴 
  C. 往来寒热 
  D. 小便利 
 
12. [单选题]引起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A. 脾阳亏虚,饮食内停 
  B. 脾气下陷,阴血不足 
  C. 湿邪内盛,脾胃不和 
  D. 脾运失职,清阳不升 
  E. 中阳不足,寒湿内盛 
 
13. [多选题]下列关于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 多在屈肘位受伤 
  B. 临床多见 
  C. 骨折线由后下斜向前上 
  D. 肘后三角正常 
  E. 不容易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14. [多选题]内脏损伤的特殊症状有( )
  A. 紫绀 
  B. 血尿 
  C. 反常呼吸 
  D. 异常活动 
  E. 中间清醒期 
 
15. [多选题]常用的颈椎病的分型有:
  A. 颈型 
  B. 神经根型 
  C. 脊髓型 
  D. 椎动脉型 
  E. 混合型 
 
16. [多选题]叶天士认为,邪在肺卫的治法包括( )
  A. 辛凉轻剂 
  B. 清热解毒 
  C. 挟湿者,宜渗湿于热下 
  D. 时冀其战汗透邪 
  E. 挟风者,宜透风于热外 
 
17. [多选题]伤气主要是气机因损伤而运行失常,其中哪两种情况是危象,必须抢救?
  A. 气滞 
  B. 气闭 
  C. 气脱 
  D. 气虚 
  E. 气逆 
 
18. [多选题]股骨干骨折采用水平位持续牵引时,股骨髁上牵引适用于
  A. 中1/3骨折 
  B. 上1/3骨折 
  C. 远侧骨折端向后移位的下1/3骨折 
  D. 骨折位置很低且远端向后移位的下1/3骨折 
  E. 骨折远端向前移位的下1/3骨折 
 
19. [多选题]患者为8岁男孩,左下肢患附骨疽10天,局部色白漫肿,疼痛彻骨,伴高热,内治方可用
  A. 仙方活命饮 
  B. 五味消毒饮 
  C. 五神汤 
  D. 黄连解毒汤 
  E. 普济消毒饮 
 
20. [多选题]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采用的练功法为( )
  A. 飞燕点水法 
  B. 仰卧架桥法 
  C. 风摆荷叶法 
  D. 五点支撑法 
  E. 三点支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