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中医骨伤科副高实战模拟考试试题(E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21   [手机版]    

2024中医骨伤科副高实战模拟考试试题(E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骨伤科副高实战模拟考试试题(E2),更多中医骨伤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若小便自利者,可有如下转归( )

A. 发黄
B. 大便硬,为阳明病
C. 暴烦下利,日十余行
D. 但头汗出
E. 自利而渴


2. [多选题]膏药的优势:

A. 无过敏风险
B. 携带方便
C. 易于粘贴
D. 多用于新伤
E. 不含铅,不影响射线穿透


3. [多选题]瘰疬患者初期结块如豆粒,皮色不变,按之坚实,不热不痛,其内治方为

A. 知柏地黄丸
B. 托里消毒散
C. 逍遥散
D. 二陈汤
E. 香贝养荣汤


4. [单选题]肱骨外科颈骨折好发的人群是

A. 儿童
B. 青年
C. 中年
D. 老年
E. 幼儿


5. [单选题]如阳证疮疡脓成表现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属于

A. 五善
B. 七恶
C. 顺证
D. 逆证
E. 顺逆


6. [多选题]踝部骨折在做被动活动时,可进行

A. 背伸活动
B. 跖屈活动
C. 旋转活动
D. 内翻活动
E. 外翻活动


7. [单选题]下列情况中,易招致出现褥疮者为( )。

A. 年龄过高
B. 体质太差
C. 长期卧床
D. 皮下脂肪过少
E. 年龄过大


8. [单选题]在治疗瘀血病证时,常配以行气、补气药,其理论根据是

A. 气能生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 血能载气
E. 血能生气


9. [单选题]掌骨颈骨折整复固定时应使:

A. 掌指关节伸直位
B. 掌指关节半屈曲位
C. 掌指关节屈曲90°位
D. 掌指关节极度屈曲位
E. 掌指关节过伸位


10. [单选题]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病基础是(  )。

A. 热毒
B. 损伤
C. 正虚
D. 风寒之邪入侵
E. 痰瘀


11. [单选题]颈椎的挤压试验机制在于:

A. 使椎间孔舒展
B. 使椎间孔缩小
C. 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
D. 牵拉椎间孔
E. 牵拉肌肉或筋膜


12. [单选题]肱骨外髁骨折晚期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 关节僵硬
B. 骨化性肌炎
C. 肘外翻
D. 骨缺血性坏死
E. 创伤性关节炎


13. [多选题] 肩袖的组成有

A.  冈上肌
B.  冈下肌
C.  肩胛下肌
D.  小圆肌
E.  胸大肌


14. [单选题]骨折损伤严重,体温上升未超过38℃,通常属于(  )。

A. 积瘀化脓
B. 血肿吸收
C. 外感风热
D. 血亏阴虚
E. 湿热阻滞


15.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水泉不止"是由于

A. 肾不化气
B. 肝失疏泄
C. 肺失宣降
D. 膀胱不藏
E. 气化失常


16. [单选题]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

A. 大烦渴不解
B. 口渴欲少饮
C. 但欲漱水,不欲咽
D. 消渴不已
E. 渴欲冷饮


17. [单选题]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

A. 不清洁食物
B. 不卫生食物
C. 陈腐变质食物
D. 有毒食物
E. 偏嗜某种食物


18.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火邪、燥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

A. 耗气
B. 上炎
C. 伤津
D. 动血
E. 生风


19. [多选题]肱骨干骨折在治疗固定期间,可逐渐发生折端分离移位,可引起的原因有

A. 过度牵引
B. 反复多次整复
C. 放置固定垫位置错误
D. 上肢重量悬垂作用
E. 折端有轻度脱钙


20. [多选题]肱骨干骨折手术指征:

A. 肱骨干开放骨折
B. 同一肢体多发骨折
C. 双侧肱骨干骨折
D. 合并血管损伤
E. 闭合复位后桡神经麻痹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pomzo9.html
  • 下一篇:(副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副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历年真题试卷(E2) 使血运畅通股骨干上1/3骨折时,多配用行气药,男,38岁。有银屑病病史5年,活动受限。治疗应首选的慢作用抗风湿药是( )关于前臂旋后运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正常脊柱的生理弧度为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血肿机化期,40岁。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