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免费考试试题下载(E4),更多传染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典型面容是
  A. 面色灰暗,双颊发红,口唇发绀 
  B. 面色苍白,表情疲惫 
  C. 面色灰褐,额部有褐色色素沉着 
  D. 面容惊愕,目光闪亮 
  E.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2. [单选题]脾气不足型崩漏的病机为( )
  A. 脾失生化,气血不足 
  B. 脾气虚弱,冲任不固 
  C. 脾虚气弱,清阳不升 
  D. 脾运失职,湿注下焦 
  E. 脾气虚弱,中阳不振 
 
3. [单选题]手指指间关节侧方肿胀见于
  A. 类风湿关节炎 
  B. 淋巴液回流障碍 
  C. 关节结核 
  D. 手指侧副韧带损伤 
  E. 腱鞘炎 
 
4. [单选题]对于钩端螺旋体,错误的是 ( )
  A. 是动物源性传染病 
  B. 补体结合试验有属特异性无群型特异性 
  C. 钩端螺旋体对血管的直接损伤是其主要发病基础 
  D. 临床上可出现严重肝损伤 
  E. 脑血管阻塞性病变是其后发症 
 
5. [单选题]尿17-OHCS增高见于
  A. 库欣综合征 
  B. Addison病 
  C.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D. 肝硬化 
  E.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6. [单选题]下列可引起黄疸、呕血、发热及全身皮肤黏膜出血的疾病是
  A. 败血症 
  B. 慢性胃炎 
  C. 反流性食管炎 
  D. 化脓性胆管炎 
  E. 消化性溃疡 
 
7. [单选题]不属于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
  A. 乙型脑炎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狂犬病 
  D. 恙虫病 
  E. 钩端螺旋体病 
 
8. [单选题]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周期是 ( )
  A. 12小时 
  B. 36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E. 36~48小时 
 
9. [单选题]男性,25岁。厌食、乏力、恶心、呕吐1周,门诊化验:总胆红素46μmol/L,ALT200U,HAV-IgM(+),HAV-IgG(+),HBsAg(+),HBeAg(+),抗HBc(+)。此病人诊断为
  A.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B. 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C. 甲型肝炎合并乙型肝炎 
  D. 急性无黄疸型甲型肝炎 
  E. 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10. [单选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疾病
  A. 腺苷脱氨酶缺乏 
  B. 慢性肉芽肿病 
  C. 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乏 
  D. 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病 
  E. X-连锁高IgM血症 
 
11. [多选题]晚期血吸虫病为明确诊断宜选用的检查方法有
  A. 粪便找毛蚴 
  B. 红细胞计数 
  C. 肝脏B超 
  D. 环卵沉淀试验 
  E. 直肠镜检查 
 
12. [单选题]班氏丝虫病的发病主要由什么引起的 ( )
  A. 微丝蚴 
  B. 成虫 
  C. 腊肠蚴 
  D. 囊蚴 
  E. 感染期幼虫 
 
13. [多选题]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心肌细胞特性包括
  A. 自律性 
  B. 自动性 
  C. 传导性 
  D. 兴奋性 
  E. 收缩性 
 
14. [多选题]在下列传染病中罕见有病原携带者的是
  A. 流感 
  B. 麻疹 
  C. 伤寒 
  D. 痢疾 
  E. 白喉 
 
15. [单选题]地中海贫血是一种
  A. 巨幼细胞贫血 
  B.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16. [单选题]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主要是 ( )
  A. 双峰热,相对缓脉较多 
  B. 感染性休克常见 
  C. 低蛋白血症常见 
  D. 迁徙性病灶多见 
  E. 可并发心内膜炎 
 
17. [多选题]对诊断朊毒体病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有 ( )
  A.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rPsc 
  B. 蛋白印迹检测PrPsc 
  C. 荧光探针检测PrPsc 
  D. 脑电图 
  E. 分析朊毒体基因突变 
 
18. [多选题]属于浅反射的是
  A. 趾反射 
  B. 提睾反射 
  C. 肛门反射 
  D. 角膜反射 
  E. 腹壁反射 
 
19. [单选题]1岁小儿,抽搐为间歇性双侧强直性肌痉挛,呈"助产士手",最可能为
  A. 小儿癫痫 
  B. 婴儿痉挛 
  C. 低钙血症 
  D. 高热惊厥 
  E. 重症感染 
 
20. [单选题]我国农村钩虫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
  A. 消化道食入 
  B. 呼吸道吸入 
  C. 输血输液 
  D. 农田作业经皮肤或黏膜侵入 
  E. 常生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