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3中医肛肠学副高卫历年考试试题(AH2),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3中医肛肠学副高卫历年考试试题(AH2),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除哪项外,均是莲子的功效
  A. 益肾固精 
  B. 补脾止泻 
  C. 敛肺止汗 
  D. 固涩止带 
  E. 益肾养心 
 
2. [多选题]骶尾部畸胎瘤症状与体征与哪些有密切关系
  A. 年龄 
  B. 肿瘤大小 
  C. 肿瘤类型 
  D. 有否恶变 
  E. 是否继发感染 
 
3. [单选题]内痔的好发部位是:
  A. 截石位3、7、11点 
  B. 截石位1、5、9点 
  C. 左侧卧位3、7、11点 
  D. 左侧卧位3、5、9点 
  E. 截石位2、4、9点 
 
4. [单选题]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传统被称为:
  A. 特产药材 
  B. 名产药材 
  C. 道地药材 
  D. 稀有药材 
  E. 贵重药材 
 
5. [单选题]Ⅱ期内痔与Ⅲ期内痔的最主要区别是:
  A. 出血的多少 
  B. 痔核的大小 
  C. 痔核是否脱出 
  D. 痔核可自行回纳 
  E. 痔核脱出充血水肿 
 
6. [单选题]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为
  A. 当归、干姜、附子、甘草 
  B. 当归、人参、干姜、附子、甘草 
  C. 当归、茯苓、干姜、附子、甘草 
  D. 当归、桂枝、芍药、大枣、甘草、细辛、通草 
  E. 当归、芍药、甘草、吴茱萸、生姜、大枣、桂枝、细辛、通草 
 
7. [单选题]据原文,阳明病的外证是
  A. 潮热,自汗,心烦,口渴 
  B. 潮热,手足濈然汗出,不恶寒 
  C.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D. 壮热,口渴,大汗出,背微恶寒 
  E. 高热,大汗出,不恶寒 
 
8. [单选题]可出现病灶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偏瘫、同向偏盲的感觉障碍类型是
  A. 脑干型 
  B. 皮质型 
  C. 脊髓型 
  D. 神经根型 
  E. 内囊型 
 
9. [单选题]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
  A. 休息 
  B. 保肝 
  C. 降酶 
  D. 抗病毒 
  E. 调节免疫 
 
10. [单选题]某女,20岁,新嫁。其夫外出经商二年未归,自此不欲饮食,胃脘胀闷,困卧如痴,多面向里坐卧,脉缓涩。其病机当为
  A. 悲则气消 
  B. 思则气结 
  C. 恐则气下 
  D. 喜则气缓 
  E. 劳则气耗 
 
11. [单选题]前人称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
  A. 板蓝根 
  B. 黄连 
  C. 连翘 
  D. 白头翁 
  E. 大青叶 
 
12. [单选题]身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唇焦咽痛,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证属
  A. 肺热壅盛 
  B. 热灼胸膈 
  C. 肺热腑实 
  D. 邪热犯胃 
  E. 热郁少阳 
 
13.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A. 门静脉高压症 
  B. 腹腔内感染 
  C.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 心房纤颤 
  E. 口服避孕药 
 
14. [单选题]肛瘘挂线疗法的禁忌证:( )
  A. 肛门周围有皮肤病 
  B. 瘘管仍有酿脓现象 
  C. 严重肺结核患者 
  D. 癌症患者 
  E. 以上均是 
 
15. [单选题]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消疮功效的药物是
  A. 桂枝 
  B. 荆芥 
  C. 羌活 
  D. 防风 
  E. 白芷 
 
16. [单选题]后世将"长沙"作为张仲景代称的起因是
  A. 传言张仲景曾出生于长沙 
  B.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号长沙 
  C. 传言张仲景在长沙地区行医 
  D. 传言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 
  E. 因陈修园等著了《长沙方歌括》 
 
17. [单选题]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A. 头部前额 
  B. 头部巅顶 
  C. 头部两侧 
  D. 头部后项 
  E. 以上都不是 
 
18. [单选题]TNM分期中Tis代表
  A. 原发肿瘤 
  B. 原位癌 
  C. 区域淋巴结 
  D. 原位癌转移 
  E. 原发肿瘤未检得 
 
19. [多选题]龙眼肉与大枣的共同功效是
  A. 敛汗 
  B. 养血 
  C. 益气 
  D. 安神 
  E. 滋阴 
 
20. [单选题]开窍药内服宜
  A. 另煎 
  B. 冲服 
  C. 烊化 
  D. 包煎 
  E. 丸、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