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高级职称冲刺密卷答案+解析(B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21   [手机版]    

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高级职称冲刺密卷答案+解析(B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高级职称冲刺密卷答案+解析(B1),更多中医骨伤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风寒外束,内兼郁热的汤证是( )

A.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B.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C.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D. 大青龙汤证


2. [多选题]根据原文含义,桃花汤证中应有( )

A. 口渴
B. 下利不止
C. 腹痛
D. 小便不利
E. 便脓血


3.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所述,治疗虚劳病的根本大法是

A. 益气养血
B. 滋补肝肾
C. 补益脾肾
D. 补益脾肺
E. 补益心肺


4. [多选题]以下疾病中,两种关系密切,为因果关系的疾病是

A. 痔
B. 肛裂
C. 肛周脓肿
D. 直肠癌
E. 肛瘘


5. [单选题]《评热病论》“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因为

A. 邪却而精胜
B. 精衰而邪胜
C. 伤津而正衰
D. 热邪扩张
E. 津气两伤


6. [多选题]斑出热不解的病机是:( )

A. 邪热消灼胃津
B. 阴虚火炽
C. 水不济火
D. 邪热劫灼心肾
E. 胃热未清


7.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 上焦阳虚
B. 中焦寒饮
C. 下焦阴邪偏盛
D. 阳微阴弦
E. 经脉痹阻


8. [多选题]适用于缝合两断端同等粗细的肌腱缝合术为

A. "8"字缝合法
B. 双"十"字缝合法
C. 编织缝合法
D. 侧方缝合法
E. 锁边缝合法


9. [单选题]仲景论黄疸病的病机是

A. 湿热内蕴,熏蒸于胆
B.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C. 无湿不作黄
D. 湿邪内蕴
E. 寒湿交阻


10. [单选题]据《举痛论》,小肠燥热伤津引起的症状,下列哪一项没有原文依据:

A. 肠中痛
B. 瘅热焦渴
C. 便干而坚
D. 便闭而不出
E. 脉数而实


11. [多选题]便血的疾病有

A. 内痔
B. 直肠癌
C. 肛裂
D. 息肉痔
E. 肛隐窝炎


12. [多选题]《素问·痹证》认为,肠痹的症状有( )

A. 数饮
B. 大便秘结
C. 腹痛
D. 飧泄
E. 呕汁


13. [多选题]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五脏失强"的病候有( )

A. 仓廪不藏
B. 头倾视深
C. 背曲肩随
D. 水泉不止
E. 行则偻附


14. [单选题]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治宜

A. 藿香正气散
B. 藿朴夏苓汤
C. 雷氏清凉涤暑法
D. 雷氏宣透膜原法
E. 以上均不对


15. [单选题]某男,60岁。近期自觉听力下降明显,伴耳中蝉鸣,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脉沉细。据此判断,其病机当为

A. 精脱
B. 气脱
C. 血脱
D. 津脱
E. 液脱


16. [多选题]在肘窝肱二头肌腱膜下通过的组织是

A. 桡神经
B. 尺神经
C. 正中神经
D. 肱动脉
E. 桡动脉


17. [多选题]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宜用( )

A. 麻杏石甘汤
B. 桑杏汤
C. 杏苏散
D. 桑菊饮
E. 银翘散


18. [单选题]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

A. 温补肾阳
B. 健脾祛湿
C. 辛温解表
D. 滋阴补肾
E. 益气养阴


19. [多选题]根据暴力方向的不同胫骨平台骨折可分为:( )

A. 单髁骨折
B. 双髁骨折
C. 纵形骨折
D. 压缩性骨折
E. 粉碎性骨折


20. [多选题]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正确的牵引患肢体位是

A. 内收位
B. 外展位
C. 旋中位
D. 内旋位
E. 伸直位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poyg0v.html
  • 下一篇: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骨伤相关专业题库(B2) 近端移位的原因是:( )肩关节脱位整复后,下焦的生理特征为某女,脉沉滑。此寒湿之痰在经络,肌群的收缩,下肢本身重力的牵拉和不适当的搬运与手法整复,骨折近段因受髂腰肌,臀中、小肌及外旋肌的作用,而产生屈曲、外展及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