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卫生正高职称考试宝典推拿卫生正高高级职称晋升职称在线题库(AI5),更多推拿(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卫生正高职称考试宝典推拿卫生正高高级职称晋升职称在线题库(AI5),更多推拿(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腰椎拔伸法的治疗功效为
  A. 增宽椎间隙 
  B. 矫正腰椎侧弯 
  C. 矫正脊柱旋转 
  D. 矫治腰椎后弓 
  E. 腰部软组织痉挛、紧张 
 
2. [多选题]板状腹见于:
  A. 腹膜刺激征 
  B. 胆囊炎 
  C. 阑尾炎 
  D. 胃溃疡 
  E. 胃肠穿孔 
 
3. [多选题]祛湿法的作用是( )
  A. 宣通气机 
  B. 运脾和胃 
  C. 通利水道 
  D. 化湿泄浊 
  E. 分消走泄 
 
4. [多选题]临床可用于保健的手法是( )
  A. 击点法 
  B. 拳背击法 
  C. 捶法 
  D. 小指侧击法 
  E. 拍法 
 
5. [单选题]桂枝去芍药汤,去芍药的理由是
  A. 因阴液未伤 
  B. 因无腹痛 
  C. 芍药阴柔,有碍宣通阳气 
  D. 更利于解表 
  E. 无须调和营卫 
 
6. [多选题]脾痹的症状表现有( )
  A. 四肢解堕 
  B. 咳 
  C. 呕汁 
  D. 肌绝 
  E. 痞闷不舒 
 
7. [单选题]某男,20岁。多笑,结合《灵枢·本神》分析其病机,应为
  A. 心血瘀阻 
  B. 心血不足 
  C. 心气亏虚 
  D. 心火有余 
  E. 心神不足 
 
8. [多选题]下列腰痛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
  A.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活动后加重 
  B. 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腰痛,活动后可缓解 
  C. 急性腰肌扭伤引起的腰痛,多活动而缓解 
  D. 退行性脊柱炎引起的腰痛,轻微活动则缓解,疲劳则加重 
  E. 慢性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劳累后加重 
 
9. [多选题]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是
  A. 可回纳突出的髓核 
  B. 消除局部肿胀 
  C. 可松解局部粘连 
  D. 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位置关系 
  E. 调节内腓呔,加强镇痛效应 
 
10. [单选题]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其病机属
  A. 肝气郁结 
  B. 瘀血内阻 
  C. 肝经气血郁滞 
  D. 水停胸胁 
  E. 饮阻胸膈 
 
11. [单选题]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治疗的先后缓急是
  A. 先活血止痛,后温化寒湿 
  B. 先温中补虚,后养血通络 
  C. 先和解少阳,后温中补虚 
  D. 先温中补虚,后和解少阳 
  E. 以上都不是 
 
12. [单选题]《灵枢·本神》肾气实的证候是
  A. 便秘,小溲不利 
  B. 胀,五脏不安 
  C. 阳强易举 
  D. 全身浮肿 
  E. 以上均不是 
 
13.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所述,治疗虚劳病的根本大法是
  A. 益气养血 
  B. 滋补肝肾 
  C. 补益脾肾 
  D. 补益脾肺 
  E. 补益心肺 
 
14. [单选题]生姜泻心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
  A.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B. 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 
  C.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 
  D.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E. 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15. [多选题]肘关节呈半屈肘位的强迫体多见于:
  A.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B. 肘关节脱位 
  C. 髁上骨折 
  D. 携带角增大 
  E. 肩关节脱位 
 
16. [多选题]一指禅推法的姿势要求有( )
  A. 沉肩 
  B. 悬腕 
  C. 垂肘 
  D. 松指 
  E. 掌虚 
 
17. [多选题]颈椎病的推拿治则是
  A. 补气行气 
  B. 理筋散结 
  C. 舒筋活血 
  D. 理筋整复 
  E. 复位固定 
 
18. [单选题]太阴病误下所致"胸下结硬",其病机是
  A. 脾阳愈虚,寒湿凝滞,气机不通 
  B. 脾阳愈虚,表邪乘虚内陷,气机不通 
  C. 寒邪结于胸膈,气机不通 
  D. 水饮结于胸膈,气机不通 
  E. 以上都不是 
 
19. [多选题]下列推拿手法中,需要与患者体表发生摩擦的手法有( )
  A. 推法 
  B. 滚法 
  C. 摩法 
  D. 擦法 
  E. 捻法 
 
20. [多选题]针灸治疗阳黄应取主穴为
  A. 太冲 
  B. 胆俞 
  C. 内庭 
  D. 合谷、足三里 
  E. 阳陵泉、阴陵泉